老胃病的困扰与治疗方法
岁月流转,身体也在悄然间发生变化。大约从十年前开始,我的胃便时常与我闹别扭。痛得一身汗,胀气、打嗝,刚吃完饭就直往上返,这些症状一直困扰着我。对于如何治疗这老胃病,我却是知之甚少。
记得那年去医院做的胃镜检查结果是浅表性胃炎,胃窦红肿充血。医生开的药我只吃了一周,症状就消失了,于是我便擅自停了药。不久后它又犯了两次,虽然症状并不严重,但我也没敢大意。
第二年春天,症状突然加重,剩下的药吃了也不见效。再去看医生时,发现胃黏膜又发炎了,而且比上次更严重。按照医生的嘱咐,吃完药后又好了许多。一次因为生气喝了凉啤酒,胃炎再次发作,这次的疼痛让我彻夜难眠,短短一个月我瘦了六斤。
在尝试了许多偏方、土方后,虽然有一定的缓解,但稍不注意就会难受到极点。有一次,胃部烧灼、胀痛,肋下隐痛,我恐惧地以为自己是胃癌的前兆。然而胃镜检查结果仍是慢性浅表性胃炎。
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老胃病?为何总是治了犯,犯了再治?现代医学告诉我们,慢性胃炎主要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加之刺激性食物使得胃黏膜变得脆弱、充血、发炎。仅仅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是不够的,必须修复胃黏膜、增强胃黏膜的保护屏障。
那么如何修复胃黏膜呢?要减少外部刺激,特别是要避免冷热刺激,注意增减衣物。更重要的是要忌口,酸冷辣等各种刺激性食物都要避免。发病期间,甚至连水果都要戒掉。可以选择修复胃黏膜的胃药。虽然胃有自我修复功能,但时间较长且容易受刺激反复发作,因此建议使用药物辅助。
在胃药的选择上,推荐使用中药如葵花胃康灵等,其中含有的白及成分能有效修复胃黏膜。白及能够在胃黏膜形成保护层,防止胃酸侵蚀胃壁,并促进缺损的胃黏膜再生修复。相比之下,西药可能存在副作用,不宜长时间服用。
最后要强调的是,虽然药物能够较快地修复胃黏膜,但胃黏膜的修复仍需要较长的时间(半个月到两个月)。此类药物需要按疗程服用,才能确保胃病得到根治。若症状消失后就停止服药,胃黏膜可能无法完全恢复,其防御作用也会受到影响,一旦受到刺激仍会引起胃痛。希望广大胃病患者能够重视这一问题,早日摆脱胃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