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电讯,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医疗机构大力推动清廉医院建设,开展医疗系统权力监督和乱象治理的专项整治行动。这一浪潮不仅席卷了湖南怀化市中医医院,还扩展至广西、河南、青海、河北等多个省份。
在湖南怀化市,中医医院通过清廉医院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据报道,该医院门诊人均收费下降了20.39%,出院患者人均药品费用也大幅下降。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怀化市纪委监委在全市医疗系统启动的清廉医院建设,强化以案促改促建促治。通过排查岗位廉政风险点,修订完善重大事项管理制度,并严格监督执行,怀化市中医医院全面规范了权力运行。
医疗领域的腐败问题仍然不容忽视。去年,怀化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王岳欣和院长张绪华因涉及医疗领域腐败问题被查。今年年初的反腐主题电视专题片《零容忍》也将镜头对准了医疗领域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其中,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马林昆收受巨额财物,涉及医疗设备采购的腐败问题被曝光。
为了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国家层面持续加大对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整顿力度。去年底,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发布了《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今年六月又发布了关于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工作要点。这些文件旨在深入开展医疗领域乱象治理,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广西、青海等省份也积极推出针对医疗系统权力监督和乱象治理的专项整治行动。例如,广西印发《关于大力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实施方案》,要求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在青海,启动了为期8个月的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执业行为。
如今,借助智能系统加强线上监督也成为新的趋势。杭州等地的一批“数智”监督平台在公立医院上线运行,实现行医过程的线上“阳光”留痕管理。这些举措旨在确保医疗机构的廉洁运营,维护患者的利益。
全国范围内的清廉医院建设和医疗乱象治理专项整治行动正在取得积极成效。这不仅有助于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也提升了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恢复了医疗行业的公信力。但也需要持续监督,确保医疗领域的清风正气长久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