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试管婴儿技术 >

面对生死 要听、要说、要看

知名导演曹瑞原感慨地说:“许多书籍会告诉你如何赚取第一桶金,却鲜少教你如何面对人生的各个阶段。”在人生旅途中,当我们面临疾病或突发意外,处于病重或无法恢复的状态时,我们该如何做出医疗决策?是选择进入加护病房,身上插满医疗管,持续战斗到最后一口气,还是选择在家中、安宁病房,平静尊严地离世?

彰化医院为配合世界安宁日,积极推广预立医疗自主计划以及安宁缓和疗护理念。他们倡导预立选择安宁缓和医疗,并将其记录在健保IC卡上,以尊重病人的医疗自主权,重视末期病人与家属的身心照顾需求,并为末期病人提供安宁服务。

面对人生阶段,我们也可以很从容。曹瑞原导演回想起他去世的母亲邱素春老师在彰化医院安宁病房度过人生最后阶段时的经历。他感慨道,死亡不是阴霾,而是通往更高境界的方式。在生命终点时,最重要的是彼此间的真诚沟通。他提到,去年在彰基安宁病房度过的时光里,最困难的是母子双方难以启齿,彼此都害怕面对现实。等待谁先开口说出那句“妈妈你的生命将走到终点”,这样的状态是不健康的。

“预立医疗自主计划”的讨论重点包括是否使用维生医疗设备、是否接受临终急救措施、确定医疗委任代理人、选择安详离开的场所等。也关注当事人的心愿与牵挂,以及是否选择安宁缓和医疗和器官捐赠的意愿等身后事的安排。这个计划让医疗人员、病人和家属了解彼此的意愿和想法,依照计划尊重彼此的选择。

杨女士是一位乳癌患者,在听完“预立医疗自主计划”的宣导后,她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我的生命由我自己决定,我不是怕死,因为我怕痛。”她表示在这七年里目睹了来来去去的病人,领悟到了要祥和地离开,不愿接受无谓的治疗导致的痛苦。她的这番话令在场的阮顺宁副局长和蔡佩瑜医师纷纷上前拥抱鼓励她。现场弥漫着温馨与泪水。蔡佩瑜医师强调面对生死之必然,我们应该勇敢面对未来并做好充分准备。“预立医疗自主计划”是开始勇敢面对的第一步。这是一个充满计划和自愿讨论的过程。每一次的讨论都会被记录为“预立医疗指示”,并随着每个人的需求进行定期回顾和更新。通过预立医疗自主计划的制定,我们可以让医疗人员、病人和家属更好地理解彼此并尊重各自的选择。这篇文章《面对生死 要听、要说、要看》提醒我们如何面对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生死抉择。

下一篇:没有了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