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丰收节与袁隆平的深远影响(2021年9月23日)
在稻香四溢的秋日,我们迎来了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一天,在袁隆平的母校西南大学,空气中弥漫着别样的情感。学生们纷纷自发前往校园内的袁隆平雕像前,手捧稻穗献上鲜花,以此方式表达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崇高敬意。他们纷纷留言,誓言将接力完成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
这座雕像,不仅仅是一座静态的纪念,更是激励人心的力量源泉。在雕像前,学生们感受到了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这位科学巨匠的敬仰和怀念。
袁隆平的同班同学陈德玖先生,现已90岁高龄,他专程到场,激动得哽咽着表达对老同学的深深怀念。他说:“每当看见他的雕像,我就想哭。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粮食事业奋斗。”
逝世周年纪念的深情缅怀
一年又一年,时间的流转没有冲淡人们对袁隆平的怀念。一周年(2022年5月22日),西南大学的师生们在雕像前摆放了鲜花和水稻植株,两侧陈列着该校培育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以此表达对袁老的敬意和怀念。到了三周年(2024年5月22日),陵墓前摆满了鲜花、稻穗及水果祭品,卡片上的留言更是充满了深情:“袁爷爷,我们好好吃饭了”、“您在天上放心吧”。这些简单而真挚的话语,体现了袁隆平先生对后世的影响之深。
清明节的哀思与寄托(2022年4月2日)
袁隆平逝世后的首个清明节前夕,西南大学的学生们再次自发到雕像前献花,寄托哀思。他们默默悼念,表达着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无尽怀念和崇高敬意。
自袁隆平去世以来,无论是在纪念日还是平常日子,西南大学的雕像前总是被鲜花环绕。师生们纷纷前来,表达对他的怀念和敬意。他的精神,如同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一样,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袁隆平先生虽已离世,但他的精神与贡献将永远被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