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健康署倡导“天天五蔬果”的健康理念,但的研究发现,台湾高达93%的成年人在蔬果摄取上未能达标。这一数据令人堪忧,因为蔬果摄入不足已成为慢性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蔬菜与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与膳食纤维,它们能够促进肠胃蠕动,滋养肠道益菌,为身体带来诸多益处。
更令人振奋的是,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若每人每天能够摄取8份(800克)的蔬果,全球将有高达780万人因此避免过早离世。是的,这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只需每天800克的蔬果,就能为长寿之路添砖加瓦。
过早死亡,指的是由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这其中就包括了心脏病、癌症等慢性病症。一项针对200万人的数据分析显示,摄取8份蔬果的人相较于不吃蔬果的人,其过早死亡率可降低31%,脑中风的几率减少33%,心脏病风险降低24%,癌症发生率也降低了13%。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证明了蔬果的巨大功效。
更令人振奋的是,即使每天只摄取到2份(200克)的蔬果,也能带来明显的健康益处。比起不吃蔬果的人,出现脑中风的几率能减少18%,心脏病风险降低16%,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降低了13%。这再次强调了积极摄取蔬果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摄取蔬果呢?研究指出,多样化的蔬果摄入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血压,强化血管和免疫系统。不能依赖营养补给品,而应该通过天然蔬果摄取均衡的营养。特定的蔬果如苹果、梨、柑橘类、菠菜等叶菜类以及十字花科蔬菜等都能有效降低心脏病、脑中风等疾病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十字花科蔬菜含有硫化葡萄糖苷的活性酵素,具有预防癌症的效果。日本药学专家也指出,硫化葡萄糖苷能够释放出强效的抗癌物质,抑制癌细胞生长并促使其凋亡。
那么如何确定蔬果的摄取量呢?文章给出了详细的份量参考,如苹果、梨、橘子等水果,菠菜、莴苣等蔬菜的推荐摄取量。实际上,只要我们合理选择并摄取这些推荐的份量,就能轻松达到每天800克的蔬果摄取目标。
对于目前尚未养成天天摄取蔬果习惯的人来说,一下子达到800克的摄取量似乎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可以从设定每天2份蔬果的目标开始,逐步增加并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更为可行和长久。
这篇由网友『シ假的太真灬』投递的文章为我们带来了关于健康饮食的重要信息。文章内容丰富、生动且引人入胜,不仅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还给出了实际的建议和指导。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向健康的生活方式迈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