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突围》中赵立新的角色更替背后隐藏着一段复杂的故事。因赵立新个人的不当言论引发争议,最终被贴上了“劣迹艺人”的标签,导致了他在剧集中的角色不得不进行AI换脸处理并大幅删减其戏份。这一对剧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让我们聚焦赵立新的封杀原因。这位演员在2019年发表了一些涉及历史敏感问题的言论,引发了公众舆论的强烈反响。由于相关政策限制,他参演的作品必须要删除或替换他的镜头。于是,《突围》中原本由赵立新饰演的京州市委“吕德光”(原名“李达康”)一角被进行了AI换脸处理,他的戏份也被大幅度删减。
这种调整对剧集产生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剧情的连贯性受到了严重破坏。在原著《人民的财产》中,吕德光是核心角一,他的戏份删减导致京州市政线支离破碎,多条故事线之间的衔接变得生硬。技术上的瑕疵也影响了观众的观剧体验。尽管AI换脸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在某些侧面镜头下,仍然可以看出是赵立新的轮廓,这让观众频频出戏。由于赵立新角色的删减,原本计划的60集剧情最终只播出了45集,部分关键情节被仓促处理,使得剧集整体质量下降。
面对这样的困境,制作方也做出了无奈的选择。为了通过审查,他们不仅进行了换脸处理,还修改了角色名(将李达康改为吕德光),并将该角色从主演名单中降级为次要角色。这一系列操作被观众批评为“遮羞布”,揭示了后期制作的仓促与妥协。原本剧中“三足鼎立”的故事结构被削弱,给剧集的整体观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赵立新的封杀成为《突围》制作过程中的一大障碍,也是该剧口碑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不仅考验了制作方的应变能力,也引发了公众对于艺人职业道德和责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