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中市,一位环保志工的人生因为长期皮肤痒而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这位志工误以为自己的皮肤问题是由于接触废弃物引起的,然而他却罹患了严重的尿毒症,不得不接受每周三次的洗肾治疗。
这位环保志工,年事已高,六十岁的他长期致力于环境保护,然而身体的皮肤问题却让他苦不堪言。他的皮肤痒症状已经持续很久,他一直以为是接触废弃物或者小虫叮咬所致,因此并未过多在意。
随着天气的转冷,他的皮肤状况愈发严重,出现了穿透性皮肤病变的症状。医师检查发现,他的肌酐酸值高达12mg/dl,是正常数值的8倍以上,肾脏已经萎缩,确诊为严重的尿毒症。这位志工不得不接受终身洗肾治疗。
肾病专家赖建宾医师指出,这位志工的病症并非个例。超过一半的尿毒症患者会出现后天穿透性皮肤病变,皮肤奇痒是肾脏病变的明显征兆。很多人误以为这是普通的皮肤病,忽视了肾脏健康的检查,导致病情恶化。如果这位志工能够早期发现肾脏功能不好,通过药物治疗和改变饮食习惯,或许可以减缓肾功能恶化。
冬季是皮肤病的高发期,特别是对于那些有潜在内科疾病的患者来说更是如此。皮肤科医师林亮辰指出,皮肤痒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有的甚至需要通过切片检查才能确诊。他建议民众一旦有皮肤痒的问题,应及时寻求皮肤科医师的专业治疗和建议,不要忽视皮肤的每一个小变化。
最后提醒广大读者,皮肤的每一个小变化都可能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不要忽视皮肤痒的小毛病,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我们也要向那些默默为环保事业付出的志工们致敬,愿他们身体健康,继续为地球的美好明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