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背景
传闻自莫言于2012年斩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围绕他的作品争议便不断出现。在2021年至2023年间,网络上频繁流传着一些关于莫言被中国作协除名、被踢出百年名作家行列的言论。这些传闻声称,莫言因为某些“媚外”“抹黑中国”的行为遭到官方的否定。
这些传闻并非空穴来风,部分文章引用了《光明日报》和《文艺报》刊发的文章,如《百年中国文学的红色基因》等,指出在这些文章中列举的“红色作家”名单里并未包含莫言的名字,从而引发人们对他是否被官方除名的猜测。
二、事实核查
经过深入调查,我们发现:
1. 官方从未发布过关于除名莫言的声明。中国作家协会及《光明日报》等机构从未正式宣布将莫言排除在作家行列之外。这些传闻似乎是对文章内容的误解和过度解读。
2. 关于名单争议的澄清。《百年中国文学的红色基因》一文主要聚焦于“红色基因”这一主题,列举的作家主要以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为主。由于莫言的创作风格和主题并不完全围绕“红色基因”,因此他没有被列入这一名单。需要强调的是,这样的名单属于学术性归纳,并非官方权威排名,更不涉及对作家政治立场的评判。
3. 关于作协职务变动的说明。莫言曾在中国作协担任副主席职务,但在2021年作协第十次代表大会后未继续担任领导职务。这一人事调整属于正常现象,与个人的政治立场无关,并不意味着他被开除会籍。
三、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
我们发现网络谣言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长期性与反复性。关于莫言被除名的谣言自2012年以来就不断出现,经常通过截取片面信息、嫁接标题等方式制造话题,引用不具时效性的旧闻或断章取义。
2. 政治化标签的滥用。部分言论将文学批评上升到“叛国”、“反动”等政治层面,甚至提出极端主张,如“驱逐出境”,这些主张往往缺乏事实依据。
四、现状与结论
截止到2025年,莫言依然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的作品继续公开发表并参与到各种文学活动中。所谓的“被踢出作协”纯属谣言,其本质是对文学讨论的恶意政治化操作。
莫言作为一位备受关注的作家,他的作品和人生经历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作为公众人物,他同样需要一定的私人空间。希望广大网友在关注他的也能够尊重他的个人权利和隐私,不要盲目相信或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以免对他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