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周女士的遭遇警示着我们,诈骗分子狡��滑,手段层出不穷。近日,周女士因轻信冒充金融平台客服的诈骗电话,在对方诱导下开启了屏幕共享功能,这一不小心的举动,却导致她的个人信息被泄露,陷入一场精心编织的骗局。
诈骗分子首先以“京东金融”等平台工作人员的身份出现,以“账户注销”“避免高额滞纳金”等话术为诱饵,让周女士一步步走进陷阱。他们要求周女士下载视频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以便实时监控其手机操作。在这一环节,周女士的敏感信息如、银行卡等都被诈骗分子获取。
随后,诈骗分子通过共享屏幕获取的账号,冒充官方发送包含虚假征信问题的邮件,制造恐慌心理。他们谎称需要“清空贷款额度以修复征信”,引导周女士从多个网贷平台借款,并将资金转入所谓的“银证对接账户”。实际上,这个账户只是诈骗分子用来骗钱的工具。
这一诈骗过程让人警醒。警方提醒公众,对于自称金融平台客服的陌生来电,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其身份。在银行账户操作时,应严禁使用屏幕共享功能,以免个人信息泄露。个人征信是由中国统一管理的,任何机构或个人都无权直接删除或修改记录。
目前,江苏常州警方已立案侦查该案,责任认定及贷款偿还问题尚待司法程序的结果。这一事件不仅提醒我们要提高警惕,也警示我们在面对类似情况时要有足够的知识和判断力。诈骗分子无孔不入,只有我们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才能避免陷入类似的骗局。希望周女士的遭遇能为我们敲响警钟,共同守护我们的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