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计划在即将到来的第四轮核污染水排海行动中调整其流程。据悉,该公司将不再在排放前对放射性物质氚进行浓度确认,而是选择在排放期间对管道内流动的污染水进行每日一次的实际氚浓度测定。这种新的检测方式的结果将在次日公布。东京电力公司对此解释称,鉴于前三轮排放的核污染水经过稀释后,计算值与测量值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因此这一调整不会影响排放的安全性。
这一决策已经引发了广泛的质疑和反对声音。国际社会对此表示深切担忧。核污染水的成分复杂,除了氚之外,还可能包含其他放射性核素。长期排放这些物质对海洋生态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具有不可预测性。中方多次表达关切,指出日本选择经济成本最低的排海方案,实际上是将风险转嫁给全球,且并未充分与利益攸关方进行协商。
人们还对生态影响的不确定性感到忧虑。福岛沿岸的洋流十分强劲,核污染水的排海可能对邻国海域乃至全球海洋环境造成不可预测的持续影响。更值得关注的是,排放过程预计将持续长达30年以上。
日本的承诺也面临争议。虽然日本方面声称将确保排放不会对渔业造成影响,并试图应对负面舆论,但其单方面推进排海的行为仍被批评为自私和傲慢。
面对国际社会的持续关切和反对声音,国际社会正在敦促日本重新考虑其排海计划,并寻求更负责任的方式来处理核污染水。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要求所有相关方保持高度警惕,确保任何决策都充分考虑到环境和人类的健康福祉。在这个过程中,透明度和充分的国际协商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