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记者赵汉斌报道)
动脉粥样硬化,这一心脑疾病的元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正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致病因素。近日,云南农业大学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该校盛军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三七皂苷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靶点,为新药研发提供了重要依据。这一成果被刊登在国际期刊《食品与功能》上。
被誉为“金不换”、“南国神草”的三七,一直是中药材中的佼佼者。研究表明,三七及其提取物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镇痛等多种功效,目前已有超过1000种中药以三七为配方。过去由于对三七功效的分子靶点和分子机理了解不足,限制了其药用价值的深入研究和精准应用。
盛军团队经过长达五年的深入研究,终于揭示了三七功效的主要成分——三七皂苷S型苷元原人参二醇的奥秘。这一成分能够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紧密结合,有效阻断血液中枯草杆菌蛋白酶样丝氨酸蛋白酶与该受体的结合。这一作用机制能够促进肝脏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有效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从而缓解高脂饮食引起的肝脏脂肪积累,发挥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经过三个月的三七皂苷干预治疗,高脂饮食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明显减轻,肝脏脂肪堆积也显著减少。这一重要发现不仅揭示了三七皂苷的作用机制,也展示了其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领域的巨大潜力。这一突破性的研究为三七药用价值的深入挖掘和精准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广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未来三七这一传统中药材将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