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云 >

艾滋病实名制是否不意味着隐私公开?

  • 健康云
  • 2025-04-21
  • www.shiguanyingerw.cn
  • 健康新闻

近期,关于艾滋病检测实名制的话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热议。这一讨论的起源,可追溯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布的艾滋病防治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出了将在广西实行艾滋病检测实名制。而后,卫生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专家的支持观点,更是将这场讨论推向了高潮。

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担忧,实行实名制可能会导致艾滋病感染者的个人信息暴露,进而加剧社会的歧视与排斥,增加感染者的心理压力,甚至促使他们躲避检测,从而加大艾滋病的传播风险。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政策研究室主任吕繁研究员却表示,实名检测与保护隐私其实并不矛盾。

吕繁研究员指出,实行艾滋病实名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更好地为感染者提供服务,并及时通知与其有密切接触的人,以避免他们可能感染的风险。实名检测并不是为了让感染者的信息公开化,而是要确保感染者能够接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与关怀。

实际上,实名检测早已在我国各地悄然开展。国家艾滋病疫情报告数据库中的约45万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其中约90%都是使用真实姓名进行登记的。而那些没有使用真实姓名的感染者,大多是因为早期匿名检测的缘故。

尽管我国并没有明文规定必须实行艾滋病检测实名制,但自2004年以来,各地都在鼓励检测者使用。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地区已经采用了实名制检测,这使得国家的各种政策能够更及时地惠及到每一位感染者。值得一提的是,实行实名制并没有减少艾滋病的检测人数。反而,近年来我国艾滋病检测人数逐年增加,年检测总数较过去有了显著的增长。

吕繁研究员强调,实行艾滋病实名检测,受益的直接是感染者和病人。实名检测的过程中,个人需要提供身份证或其他个人信息,这样疾控机构就能及时确认感染情况并与其取得联系。随后,工作人员会对感染者进行健康教育、行为指导以及病程观察与治疗服务。这种联系方式是工作人员与感染者之间的直接沟通,而非公开感染者信息。

吕繁还指出,无论是实名检测还是匿名检测,感染者和病人的隐私权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泄露感染信息的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实行艾滋病实名制检测有助于强化感染者将其感染情况告知配偶和有性关系者的义务,这对于减少艾滋病的传播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实行艾滋病检测实名制并非一项孤立的措施。国家法规和地方法规都在保护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合法权益方面有着明确的要求。现实中,对艾滋病的歧视现象依然严重。实行实名制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的跟进。吕繁研究员认为,在实行实名制的需要强化相关法律监督与执法机制,保障感染者的合法权益。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让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享有宽松的生活环境,并鼓励他们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至于是否所有地区都需要实行艾滋病检测实名制,吕繁研究员表示,总体来看,实行实名制对国家整体艾滋病防控是有利的。但各地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科学决策。工作人员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耐心、细致,确保实名制的顺利实施。而对于匿名检测的问题,国外很多国家都有开展实名检测的同时也提供匿名检测服务。在我国,对于一些合理需求也应该给予满足。

下一篇:没有了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