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日的暖阳,路边的烧烤摊逐渐热闹起来,诱人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当您沉浸在大快朵颐的喜悦中时,千万别忘了将肉烤至熟透。因为,一种名为“懒汉病”的疾病正悄然来袭。专家们提醒我们,正是布鲁氏菌病的多发季节,一种潜在的风险正围绕着我们的餐桌。
苏先生,一位来自济南城郊的农村人,最近遭遇了一场意想不到的病痛。他一直以为自己患的是普通感冒,但在当地医院久治不愈。后来,医生怀疑他得的是布鲁氏菌病,并推荐他到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接受治疗。经过确诊,苏先生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据医生推测,他的病因可能与家中饲养的牛有关。这种病在早期很难诊断,与感冒症状相似,而且普通医院的医生可能不容易联想到这一点。济南市传染病医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临床上看,布鲁氏菌病患者数量确实有所增多。
布鲁氏菌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出汗和关节疼痛。病人高烧时可能感觉清醒,但当体温下降时,自觉症状反而加重。病人常常大汗淋漓,尤其是夜晚,衣裤可能会被湿透,甚至出现虚脱。关节疼痛则表现为不固定位置,有时腿疼,有时胳膊疼,这在医学上被称为“游走性关节痛”。由于关节和肌肉疼痛难忍,患者即使不发烧也不能劳动,因此被称为“懒汉病”。
监测资料显示,在北方省份,布鲁氏菌病在春夏之交开始高发。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全身传染病,其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等动物。这些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及乳制品都可能含有大量病菌,对人类构成威胁。病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和水等。病菌也可以通过呼吸道感染。
专家提醒,感染此病的病人初期可能出现乏力、头痛、多汗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而延误治疗。该病如不及时治疗,易转为慢性,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劳动能力。慢性病人可能伴随内脏器官的器质性改变或骨关节的变形强直,甚至可能导致终生不愈。
对于长期接触牲畜的人群,如饲养员、挤奶工、屠宰工等高危人群,专家建议他们在接触牲畜时应穿戴防护服、口罩等防护用品。主动接种疫苗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而对于普通人群,专家也提醒要保持警惕。未经检疫、未熟透的烤肉、消毒不彻底的牛奶和羊奶都可能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我们应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不饮用来源不明或消毒不彻底的牛奶和羊奶,更不能吃未经检验检疫的牛羊肉。烤串一定要确保肉熟透,不食用生肉和半熟的肉。动物奶应煮沸消毒后再食用,腌肉也应煮熟后食用。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也要提高警惕,保护自己免受疾病的侵袭。记住,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预防疾病的第一道防线。让我们共同筑起防范布鲁氏菌病的防线,享受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