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云 >

卵细胞基因组测序完成 试管婴儿成功率增至60%

  • 健康云
  • 2025-04-20
  • www.shiguanyingerw.cn
  • 健康新闻

在国际科研舞台上,北京大学的一支精英科研团队取得了一项前所未有的突破——他们成功地完成了单个卵细胞的高精度测序,这一重要成果已经在世界生命科学领域的权威杂志《细胞》上发布。这预示着试管婴儿技术的成功率将有望大幅度提升,从当前的平均30%跨越至60%以上。

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汇聚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乔杰教授、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的汤富酬教授和谢晓亮教授所领导的三个研究小组的智慧与努力。他们共同攻克了这一难题,为辅助生殖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曙光。

每个细胞的DNA中蕴藏着人类的遗传信息,而DNA则是由四种不同的核苷酸组成的长链。这些核苷酸的组合和序列构建了遗传的基本功能单位——基因。体外受精技术是一种辅助生命个体在体外从单个细胞开始发育的技术。一直以来,单个卵细胞的全基因组测序是辅助生殖领域的研究人员梦寐以求的研究课题。而北大团队的突破,无疑为该领域带来了重大进展。

据《细胞》杂志报道,北大团队巧妙地利用了卵细胞成熟、受精过程中出现的独特结构——极体。极体是卵细胞分裂的副产品,并且不参与卵细胞后续的正常发育过程。研究人员通过对极体的全基因组测序,能够推断出受精卵中母源基因组的情况,从而选择出一个健康的胚胎进行移植。

这一创新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医生诊断来自母亲卵子或父亲精子的遗传病,还能为那些饱受不孕不育困扰的夫妇带来福音。乔杰教授介绍道:“在我国,有高达10%至15%的育龄夫妇面临不孕不育的问题。目前,每年有超过20万的不孕不育夫妇选择实施辅助生殖技术,但成功率并不理想。”乔杰表示,通过这一遗传检测,可以告知接受体外受精且家族携带遗传缺陷的准妈妈,她的每一个卵母细胞是否携带了已知的遗传缺陷。那些体外受精过程中失败次数超过3次且原因不明的女性,以及有反复流产病史的患者,也可以参与这项临床研究。

汤富酬教授进一步解释道:“我们的技术不仅可以检测染色体异常,还能检测与遗传疾病相关的DNA序列变异。这有可能将试管婴儿的成功率从目前的30%提升至60%。”

乔杰教授也坦诚地指出了这一技术的局限性,即目前只能检测母源性的遗传疾病。对于父方遗传疾病或新发突变的检测,仍需要在受精后的胚胎阶段进行。尽管如此,我国已经出了原位荧光杂交技术、单细胞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等,并正逐渐应用于临床植入前胚胎遗传学的诊断和筛查。乔杰教授表示,他们期待新一代的单细胞测序技术能够不断改进,在提升使用准确性和安全性的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广泛应用于临床,为那些需要的人群带来更高的出生人口质量。 (来源:北京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浏览以获取更多信息。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