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心理健康的舞台上,一个无声的浪潮正在涌动,那就是心理疾病的蔓延。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焦虑与抑郁的阴影正逐渐笼罩全球约一亿两千万人的心空。在这个浩荡的数字之下,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在我们国家,超过2600万人正在与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搏斗。更令人震惊的是,早在2009年,职业人群中就已经有超过半数的人体验到了抑郁和焦虑的困扰。
抑郁症,这一看似简单的词汇背后,隐藏着深重的心理创伤。它不仅仅是短暂的或长期的心境改变,更可能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障碍出现。大多数人对其认知仍停留在“放宽心”、“想开些”的层面,这无疑是对抑郁症的误解。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它的影响深远且持久,简单的口号无法治愈它。真正的治疗需要的是及时、积极、系统的疾病管理。
面对这一疾病,我们不能轻视。数据显示,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极高,甚至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第二大严重致死和致残疾病。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众对抑郁症的认知不足。许多患者,尤其是白领和学生群体,正面临日益加剧的心理压力,他们应当提高警惕,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焦虑是抑郁症前期的主要症状之一,当身体出现持续的失眠、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等症状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患者应提高警惕,主动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多样,除了心境低落这一核心症状外,还包括心理症状群和躯体症状群。病人可能表现出焦虑、自责、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等症状。
在此,我们呼吁每一位公众成员,尤其是那些正处于压力环境中的白领和学生们,要学会积极应对压力,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当身体和心理出现任何异常时,不要犹豫,立刻寻求专业的帮助。让我们共同努力,打破对抑郁症的误解和忽视,为心理健康撑起一片蓝天。(任可可)
延伸阅读: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丰富多样。其核心症状包括情绪低落、持续疲乏和内在动力缺乏。心理症状可能伴随焦虑情绪,如坐立不安、烦躁等。病人还可能表现出自责自罪感,认为自己对不起家人和社会。抑郁症还可能出现精神病性症状、认知症状和躯体症状。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可能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当身体出现这些症状并且持续时间超过两周时,患者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
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王刚也强调了公众对抑郁症的认知不足和及时就诊的重要性。他提醒我们,某些病人的抑郁情绪可能被主观躯体不适症状所掩盖,这类病人长期在综合医院各科就诊容易造成误诊。对于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应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正确的认知。(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