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可能认为打呼噜是睡得香甜的标志。事实上,打呼噜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健康问题,甚至与认知功能衰退存在关联。最近,美国纽约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对于同龄人来说,重度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的人群在较年轻时更可能面临记忆和思维问题。这一发现为我们揭示了打呼噜背后可能隐藏的健康风险。
这项研究回顾了近2500名年龄在55至90岁之间的参与者的医疗记录。参与者被分为三组:一组是认知功能正常的人,一组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患者,还有一组是老年痴呆症患者。研究结果显示,与没有睡眠问题的人相比,存在睡眠中断的人被诊断出患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时间可能要早10年或更多。
具体来说,重度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的人在大约77岁时可能就会出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而没有任何睡眠问题的人则在约90岁时仍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在老年痴呆症患者中,存在睡眠呼吸问题的人约在83岁时发病,相比之下,没有睡眠呼吸问题的人则在88岁时才出现病症。这些发现表明,睡眠呼吸问题可能是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症状或风险因素之一。
研究也带来了一线希望。连续气道正压通气法这种针对睡眠呼吸暂停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延缓智力功能的衰退。对于那些正在经历睡眠呼吸问题的人来说,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治疗可能意味着他们能推迟面对认知功能下降的困扰。据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了连续气道正压通气法进行治疗的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的人,患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时间要比不进行治疗的人晚约10年。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神经病学期刊》上,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睡眠呼吸问题与认知功能之间关系的更深入认识。我们应该重视打呼噜这一问题,并寻求医疗帮助以改善睡眠质量。通过改善睡眠状况,我们或许能够维护更好的认知功能并延缓衰老过程。这不仅关乎我们的生活质量,也关乎我们的身心健康。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有打呼噜的问题,请尽快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