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云 >

宋朝皇帝称为官家,这是为什么呢?

  • 健康云
  • 2025-04-19
  • www.shiguanyingerw.cn
  • 健康新闻

大约在公元前221年,一统六国,揭开了帝制时代的序幕。为了彰显自己的辉煌成就,秦始皇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称号——“皇帝”。这一称号的诞生,融合了“三皇”与“五帝”的意象,旨在体现其超越前人的功绩。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这一尊称被沿用了千年。到了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开始用“官家”来称呼皇帝。这一转变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实际上,“官家”这一称呼在宋朝之前就已出现,但在当时并非专指皇帝。到了宋朝时期,用“官家”来指代皇帝的情况逐渐增多。例如,在后蜀国时期,花蕊夫人所作的《宫词》中,就使用了“官家”这一称呼。诗中的“官家”指的是后蜀国皇帝,而诗句中的回鹘马则体现了当时民族服饰的交融与对比。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登上皇位,建立了宋朝。此后,“官家”逐渐取代“天子”和“皇帝”,成为宋朝君主在正式场合和私下的专属称呼。这一现象与宋朝皇权的实际状况有关。相较于秦汉时期的皇权霸道,宋朝皇权更加依赖于文官体系。“官家”这一称呼也更多地体现了朝廷的权力运行。

在宋朝时期,“官家”这个称呼不仅被臣子用来指代帝王,有时帝王本人也会用其自称。例如,宋太祖赵匡胤曾利用“官家”这一称呼来约束手下骄横的兄弟。《涑水纪闻》中还记载了一段皇后在宋太祖猝死后,向晋王(后来的宋太宗赵炅)请求保全母子性命时,使用“官家”这一称呼的事例。

关于为何称皇帝为“官家”,连宋朝的皇帝也感到好奇。有一次,宋真宗询问一位喝醉的大臣,这位大臣引用了蒋济的《万机论》中的说法,解释称皇帝兼有三皇五帝之德,因此被称为“官家”。

无论是“天子”、“皇帝”,还是“官家”,这些称呼都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当代学者薛兆瑞、王育济等认为,从“天子”到“皇帝”,再到“官家”的称谓变化,反映了君权神授观念的淡化。在宋朝时期,“官家”这个称呼有点类似于对职业的一种分类称呼,如医者为“医家”,诗人为“诗家”。这种文化心态下,宋朝君臣才会用“官家”来代指朝廷。

这种趋势在历史的长河中并未持续下去。随着朝代的更迭,这种称呼也逐渐消失。尽管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可惜的是,后来的朝代并未延续这一趋势。

注释:

1. 花蕊夫人是历史上多位存在的人物,但写有《宫词》的这位普遍认为是高祖淑妃徐氏。

2. 《涑水纪闻》由北宋名臣司马光所著,主要记述了北宋著名大臣的事迹。

3. “烛影斧声”是指公元976年发生的一件事情,涉及到了皇位继承的问题。后世对此事件有不同的解读和议论。

“官家”这一称呼的变化,是历史与文化发展的产物。它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皇权的实际状况和文化心态的变化。虽然这一称呼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它作为一段历史时期的特定符号,仍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

下一篇:没有了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