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专家杨晓教授针对家长们关于孩子居家学习期间视觉健康问题的担忧给出了专业建议。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学校网络课堂的普及,家长们对孩子的视觉健康愈发重视。对此,杨教授指出,远程学习模式改变了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和用眼习惯,家长应加强对孩子视觉健康的保护意识,提前做好防控工作。
随着开学时间的临近,家长们愈发警惕,担心孩子们可能出现视力问题的高峰。杨教授表示,近期家长们咨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孩子的视觉健康上,有的孩子出现视疲劳、近视加深等眼健康问题。预测开学后可能会出现就诊和配镜的高峰。
在居家学习期间,防控近视尤为重要。杨教授强调,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及时纠正错误的学习姿势。从光线、用眼时间等方面做好预防工作。在上网课的时候,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应保持在45-65厘米之间,建议眼睛离显示屏的距离越远越好。正确的读写姿势也很重要,要做到“三个一”,即眼睛与书本、胸前与课桌、握笔的手指与笔尖的距离要适当。
家长还需注意学习时的光线问题。白天,建议将写字台搬到有自然光的场所,避免阳光直射书本或眼睛。夜间使用台灯时,要以眼睛直视时不刺眼为宜,并正确放置台灯,避免手影遮挡光线。
杨教授还建议学生们掌握“30/10”原则,即学习30分钟后休息10分钟。在居家期间,可以结合眼保健操和适度的体育锻炼来保护眼睛。当孩子们出现眼疲劳、近视加深或其他眼健康问题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关注并考虑就医。
杨晓教授提醒家长们要高度重视孩子们的视觉健康,在居家学习期间做好预防工作。也提醒孩子们注意保护眼睛,及时休息,做好眼保健操,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以维护良好的视觉健康状态。杨晓专家指出,孩子的视觉健康需要家长密切注意。当孩子出现一系列症状时,应立即引起家长的警觉。最关键的信号包括:视力短期内急剧下降、明显的眼痛、眼红以及伴随头痛等。如果孩子眼睛发红,视力急剧下降,或者突然感到眼痛,并有头痛症状,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同样的,如果孩子看东西时出现持续的遮挡感,或者遭受眼部外伤、异物入眼等状况,也需要立刻寻求医疗帮助。
对于轻微的眼部不适,比如眼疲劳或眼部干涩、痒等症状,家长不必过于惊慌。眼疲劳可能由于长时间用眼导致,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缓解方法,例如避免揉眼、适当热敷等。如果孩子有眼部病史,出现眼痒症状时,可以尝试冷敷。如果这些症状伴随有分泌物增多等其他眼部不适,仍然需要尽快就医。
经过一段时间的远程学习模式后,家长更应注意孩子的视觉状况。开学后,如果孩子出现看远处时眯眼、歪头视物、视物疲劳、抄作业出错、学习成绩下滑以及情绪波动等状况,这些都可能是视觉健康出现问题的信号。杨晓提醒,一旦发现这些迹象,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到眼科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关注孩子的视觉健康。孩子的眼睛是他们观察世界的窗口,任何的不适都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我们共同守护孩子的眼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梁超仪 通讯员邰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