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报道介绍天价烟事件内幕,记者刘虎爆料引发热议
今天上午,《新快报》调查新闻中心的记者刘虎通过微博揭示了一起震惊社会的新闻事件。据他爆料,因报道县委书记慰问贫困党员会场出现天价烟的新闻而引发舆论关注的记者石俊荣被停职处理。此事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强烈反响,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人士如胡锡进和任志强等人的关注和支持。他们呼吁相关部门介入调查此事,其背后的真相。
据报道,仅仅因为报道了一场慰问贫困党员的会场上出现了天价烟这一事实,记者石俊荣竟遭到了停职的处罚。《西安晚报》也被要求禁止发布任何涉及的报道。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质疑和愤怒情绪。究竟记者的新闻监督权被剥夺背后隐藏了什么真相?为何地方官员会对此做出如此强烈的反应?难道天价烟背后有着不可言说的秘密吗?
记者在报道中提到,县委书记在慰问贫困老党员时,会场出现了一盒天价烟。而据《西安晚报》的报道,这盒天价烟是村支书拿出的半包亲戚送的烟,并非书记自带也并非村上招待。即便如此,记者和报社仍然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一事件让人不禁思考,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真相?为什么地方官员会对这样的报道做出如此强烈的反应?
或许公众对于天价烟有些过敏,这可以理解。但《西安晚报》的报道至少让公众了解了天价烟的真正来源,避免了有关人员“背黑锅”。停职和禁止言论等行为却让人无法理解。究竟记者和报社如何给地方抹黑了呢?难道记者都要每天陪着笑脸去报喜不报忧吗?
这起“天价烟”报道事件所暴露出的问题令人震惊,反映出某些地方的公权不仅张狂,而且霸道。在这样的政治生态里,官员抽天价烟、喝天价酒、坐天价车似乎成了平常又平常的事情。我们必须认识到,报社、记者和公民仍然应该拥有基本的言论权。
温家宝总理曾强调,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如果连记者和报社都不敢报道了,我们普通老百姓又该如何发声?我们的疾苦如何被上层领导知道?问题如何反馈给社会?社会又该如何发展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又该如何提高?如果人民的批评和监督权只能成为纸上的权利,那么最终受伤的是民众,受损的是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
天价烟事件刺激的不仅仅是当事记者和媒体从业人员,更是刺激的国人的神经。有关部门对此事绝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和稀泥。必须查处那位“震怒”的官员,以彰显社会的公正和正义。我们要坚信,我们在社会上还是有一定言论自由的。希望人民公仆能够树立正确的形象,多一些责任,深入群众中来,重建公信力,避免社会信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