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云 >

央视曝免费领蛋骗局 (2)

  • 健康云
  • 2025-04-18
  • www.shiguanyingerw.cn
  • 健康新闻

央视《法治在线》曾聚焦报道一种以“免费鸡蛋”为诱饵的养老诈骗案件。这些诈骗分子如同狡猾的猎手,瞄准了手中有些闲钱且信息相对闭塞的老年人群体。他们精心策划骗局,让老年人陷入一个看似温馨实则暗藏杀机的陷阱。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些骗局的常见手法和典型案例。

一、诈骗手法介绍

他们首先会通过赠送小礼品,比如鸡蛋、米面等,吸引老年人驻足。接着,他们利用人性的善良和贪婪心理,诱导老年人参与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常见的手法有:

1. 诱导注册,窃取个人信息。他们以“领鸡蛋需实名注册”为借口,获取老年人的身份证和人脸识别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从事诈骗或其他非法活动。

2. 情感关怀,骗取投资信任。通过嘘寒问暖等方式拉近与老年人的关系,降低他们的戒备心,然后以高回报投资或赠送等价家电等为诱饵,骗取他们的钱财。

3. 虚假宣传,兜售劣质产品。他们宣称某些产品具有特殊功效,比如能治病,然后以“免费试用”为名进行推销,骗取老年人的钱财。

二、典型案例剖析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诈骗案例:

1. 山东德州的“7天骗局”。诈骗团伙以“免费领10个鸡蛋”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他们逐步诱导老年人购买预订卡、参与抽奖等活动,最终骗取现金后消失。

2. 河南信阳的“家电投资骗局”。徐阿姨被“免费鸡蛋”吸引后,逐步投资购买所谓的“等价家电”。但在投资一定金额后,公司突然失联,徐阿姨的血汗钱就这样打了水漂。

3. 还有一起身份信息盗用案件。张彩凤老人因多次提供身份证领鸡蛋,其信息被用于注册网店销售假货。最终,因网店问题导致她的个人银行卡被冻结。

三、如何防范此类骗局

面对这样的骗局,我们需要保持警惕。以下是一些防范建议:

1. 警惕街头“免费礼品”活动,不要随意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人脸识别等敏感信息。

2. 对“高回报投资”“治病保健品”等话术保持理性,不要因为贪图小利而轻信陌生人。

3. 如果遇到类似的骗局,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保留相关的转账记录、宣传资料等证据。

4. 家属也应该主动向老年人科普反诈知识,帮助他们识别这些陷阱。毕竟,防范诈骗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事,更是全社会的事。每个人都应该为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一篇:没有了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