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于3月30日揭开了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的序幕。这场由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南宁市共同发起的活动,标志着该区餐饮食品加工过程将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密监控。
这个示范区的设立并非空谈,它拥有实实在在的示范作用。各街道、乡镇纷纷建立食品安全工作站,配备专职巡查人员,以实现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及时发现和打击。监管部门的严格管理使得餐饮企业和食堂的进货记录完整无缺,确保食品来源的可追溯性达到百分之百。
在航洋国际购物广场,一条食品安全示范街应运而生。这里的餐馆饭店提供各种美食,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品尝。在示范街的某家餐馆内,厨房一片繁忙景象。厨师们正在精心准备午餐,新鲜的食材和配料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都是经过早上精心选购回来的。执法人员仔细检查进货台账,确保每一项食材都有明确的来源和记录。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通过进货记录就能迅速追溯到问题源头。
不仅如此,青秀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还通过发放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积极听取群众意见。问卷内容涵盖了对食品安全担忧的各个方面以及对监管部门工作的评价。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将成为监管部门调整策略和方向的重要依据。
为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青秀区还采取了新举措。在示范区各乡镇、街道和仙葫经济开发区建立食品安全工作站,并在95%以上的行政村(社区)设立食品安全工作联络点。这些举措通过设立"一专三员",即专职协管员、协管员、信息员、监督员,将监管"触角"延伸到最基层。社区和村里的信息员和监督员通过日常巡查,及时上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使得执法部门能够迅速采取行动。
除此之外,南宁市即将出台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无处藏身。这一制度的实施将进一步强化群众的监督作用,让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更有效的解决。
青秀区食品安全示范区的创建目标是力争用3年时间,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保证源头环节食品监管效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在这个过程中,示范区还将尝试电子监管新方法,对餐饮服务单位的关键加工环节进行实时录像监控。
未来,执法人员还将全面核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的技术条件,并建立完整的档案。对小作坊的生产加工行为进行严格整治,以确保食品生产环节的合规性和安全性。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青秀区将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