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的流行规律引人关注,每3到5年便会出现一次小规模流行。考虑到去年和前年我国流感并未出现显著的流行态势,今年出现“小高峰”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对此,我们必须对流感防治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是对禽流感的防治。
昨日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广药陈李济特约广州日报健康大讲堂举办了一场关于冬春之交如何预防流感、慢阻肺和哮喘病的讲座。三位重量级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的陈荣昌教授和杨子峰副教授亲临现场,向广大读者传授健康要诀。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座位爆满,甚至有不少读者只能站着聆听。这不仅体现了公众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更显示出对于权威专家建议的渴求。钟南山院士在致辞中对广州日报健康大讲堂的活动表示高度赞赏,认为此类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对于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防病意识具有重大意义。
钟南山特别指出,慢阻肺和哮喘病人在冬春季更容易受到流感的侵袭。每一次的发作不仅意味着高昂的治疗费用,更可能危及生命。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预防流感尤为重要。
在预防呼吸道感染方面,选择正确的口罩至关重要。杨子峰介绍了不同种类口罩的特性和适用场景。市面上出售的棉布口罩,虽然印有各式新奇的图案,但对6微米以上微粒及飞沫有80%以上的阻隔效果,适合各年龄层佩戴。而外科口罩则主要提供给医护人员和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由于呼吸阻抗较大,不建议幼童佩戴。
钟南山在讲座中分享了一个令人痛心的病例——一名原本健康的壮年男子因错过治疗时机而死于禽流感。这个病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意识到识别普通感冒与流感的区别的重要性。发烧等“疑似症状”出现时,应及早到正规医院的发热门诊求诊。
陈荣昌教授则详细阐述了如何鉴别流感等“重症”感冒和普通感冒。他强调,如果感冒后出现持续高烧、剧烈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且持续时间超过3天甚至5天,就属于“重症”的表现,应及早到医院就诊。他还特别提醒,有些病人可能将过敏性鼻炎误认为是感冒,因此有持续打喷嚏等症状的人应及时就医,而非随意服用感冒药。
在预防方面,杨子峰副教授给出了实用的建议。他强调不要用手乱摸口、鼻、眼以及公共物品,如柜台、电话、门把等。如果摸了这些物品,一定要及时洗手。他还特别提醒市民,尤其是家庭主妇,在购买家禽时要避免触摸家禽及其排泄物,以预防病毒传播。
流感的流行规律不可忽视,而预防和治疗同样重要。我们需要保持警惕,掌握正确的预防知识,并在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各位专家的建议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让我们在这个冬春之交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