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现场呈现VR黑科技:真实再现犯罪现场,深化案件理解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起故意案在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这起案件的独特之处在于,庭审现场呈现了一场高科技的视觉盛宴——虚拟现实(VR)技术被成功运用于庭审过程中。在公诉环节,苏州市检察院利用VR技术向法官、被告人、辩护律师等展示了一比一还原的案件现场,让人们仿佛身临其境。
这起案件发生在群租房内,原本宽敞的三室一厅被分割成八个狭窄的房间。犯罪嫌疑人姜某因口角与李某发生冲突,进而将李某及其他一名被害人残忍杀害,并放火逃离现场。由于案发地点复杂且正在拆除整改,如何清晰、快速地展现案发现场成为庭审的关键。
苏州市检察院的公诉人张飞,是第一个体验到这项技术魅力的办案人员。他利用VR全息复刻技术,将作案工具的位置、房间焚烧痕迹、行李摆放等细节一一还原,为庭审人员呈现了一个真实的犯罪现场。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庭审人员对案情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大大提高了案件汇报和出庭示证的效率与效果。
这项技术背后的实现原理并不简单。苏州市检察院的检察信息技术部主任周先豹介绍,技术人员使用专用设备对案件现场进行实景扫描,然后将采集的信息上传到检察内网服务器。后台算法根据图像和空间参数生成三维场景,从而实现了案发现场的完美再现。
与传统的照片、录像等手段相比,VR全息复刻技术在刑事案件办理中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它不仅可以满足侦查指挥、案件推演、讨论汇报、侦查实验以及出庭示证的需求,还能实现一次重建、多环节使用、永久保存的效果。这对于重大复杂案件的办理尤为重要。
除了刑事案件,VR技术也在公益诉讼案件办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昆山市检察院的赵庆主任利用VR技术成功办理了一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她认为,VR技术的三大优势在于为办案检察官提供了“千里眼”,实现了污染现场的全息复制,即使身处办公室,也能清晰地看到污染现场的原貌。VR技术还可以永久保存污染现场的精准信息,并在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修复前后进行三维场景对比,直观地展示修复效果。
在苏州市检察机关案件现场VR全息复刻技术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们亲身体验了这项技术的魅力。仅一个多小时,技术人员便成功将发布会现场“实景再现”。
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苏州检察机关成功将VR全息复刻技术引入现场勘查,为案件办理引入了一种新型证据载体,取得了显著成效。这项技术不仅提高了案件办理的效率,也让庭审过程更加生动、直观,有助于增强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