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云 >

活人殉葬是哪个皇帝废除?此人为何被骂昏君?

  • 健康云
  • 2025-04-18
  • www.shiguanyingerw.cn
  • 健康新闻

深邃的汉唐文明中,并未弥漫让活人殉葬的悲戚传统。相反,那时采用的是一种陪葬制度。皇者,即便在死后,也要享受众人的敬仰,位于最中心的位置,皇陵便是这种地位的象征,周围的陵墓都在为其陪衬。皇亲国戚以及达官贵族,在生命终结后,也都是作为陪葬的存在。

历史的画卷中,逐渐融入了边疆的少数民族,如契丹、女真、蒙古等,他们携带着一种活人殉葬的传统进入中原。这种传统,在一统天下后,被皇宫延续下来。

后宫之中,女子众多,并非每位都能受到皇帝的宠爱。那些没有子嗣、地位低下的后妃,在皇帝驾崩后,作为先皇的女人,她们的自然命运被锁定。新皇即位,后宫需重新充盈,于是这些先皇的后妃便被派去殉葬。面对先皇的灵柩,她们心中的痛苦,并非因为丈夫的离世,而是因为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

据史书记载,《明朝小史》中提及,某皇帝驾崩后,殉葬的嫔妃竟达四十余人。或许其中不乏年轻貌美的女子,但皇命难违,无人能够救赎她们。而随葬的人数,也是动辄数十。仁宗和宣宗时期,殉葬的嫔妃人数也分别达到了7人和10人。

这些嫔妃在临死之际,内心充满了不愿和挣扎。她们大声呼救,希望能有奇迹出现,但终究无法逃脱殉葬的命运。她们或被勒死,或选择上吊。甚至有一位名叫郭爱的女子,进宫仅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还未曾有机会见识皇宫的繁华,就被迫自杀。她留下的悲痛诗篇,表达了自己的悔恨和对无法侍奉父母的愧疚。

除了上吊,这些嫔妃们别无他法,绝食等自杀方式并未被她们采用,而正史中也未记载她们的英勇事迹。但在朝鲜的史料中,却详细描述了成祖时期的殉葬事件。那时,三十多位女子被锁入一间小屋,她们预感到自己的命运,只能用拥抱死亡来驱赶心中的恐惧。其中两名来自朝鲜的嫔妃,韩氏和某氏,在死亡面前不禁思念起远方的亲人。

英宗虽被后世称为“昏君”,但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却因殉葬制度的残忍而下令废止。这一切,竟是为了他的皇后——钱氏。他与钱皇后的情感深厚,历经磨难,共同度过了许多风雨。钱皇后为了营救被俘的英宗,曾想尽办法,节省开支,希望能用钱财赎回丈夫。她还日夜为丈夫祈福,长时间的跪拜导致她身体受损,甚至失明。

英宗重新获得皇位后,他确定钱氏的名分,赦免了其他女子的性命,废除了殉葬制度。这样的决定让大臣们感动。在宪宗即位后,仍旧坚持废除殉葬制度,这项制度从此不再被皇帝考虑。英宗虽然一直被责骂,但他做的这件事却拯救了无数女子的性命。他虽非能人,但确实是一个好人。他的决定让许多后宫女子得以幸免于难,这是一件值得称赞的好事。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