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雅培奶粉因被检测出不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而受到广泛关注。针对此事,雅培中国公司迅速作出回应,并发出律师函给调研机构CER Research。此次事件被业内称为洋奶粉行业的“大地震”。
雅培奶粉在此次CER Research的检测中被判定为送检样品中最差的一个,未能达到国际标准甚至不能满足中国的新国标。这份检测报告涉及国内外多位知名专家,包括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教授陈裕明和冯翔等。这些专家纷纷发表声明,表示报告中的言论未经他们同意引用,且他们从未对报告发表过任何观点。陈裕明教授更是愤怒地表示自己被打着咨询的幌子恶意利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食品科学部门的主任Scott A. Rankin也发表声明,表示自己并未参与该报告的数据证明和审核评价。所有涉及的专家都强烈要求撤回该报告。雅培公司也强调这一报告和其结论不具效性,且未经科学层面的核查。雅培已向CER发出律师函要求其在网站上删除报告并修复雅培名誉。而据称专家们的否定使得CER研究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质疑。他们对专家的回应表示坚持认为与专家的沟通都有录音或其他记录作为证据。CER公司的CEO晏格文表示专家所说的撤回报告并非否认报告内容,只是可能由于雅培的影响力而使得他们有所反悔。同时他还援引乳业专家王丁棉的话支持报告的检测做法和社会积极作用。尽管如此,该公司坚持声称此次调查未受任何公司委托完全自发调研的结果。鉴于雅培研究报告引发的巨大反响,该公司也意识到未来可能难以找到愿意评论中国奶粉检测结果的国际专家。这一事件引发了消费者对于奶粉质量的担忧和对于行业规范的热议。CER公司遭遇雅培中国质疑,科学松鼠会对其报告提出批评
昨日,CER公司宣布收到雅培中国公司的律师信,确认暂缓奶粉项目的进一步推进。在这场纷争的背后,不禁让人深思,为何雅培宁愿投入大量资金在律师和公关上,以抵制这份研究报告,而不是选择将产品送往德国实验室进行更为详尽的测试?或许后者更能实质性地证明产品的安全性。
此事引起了国内知名科普传播机构科学松鼠会的关注。他们对CER公司的报告提出了质疑,认为其在客观性上显得不够专业。科学松鼠会在其发表的评论文章中指出,无论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还是欧盟发布的标准,均未对婴儿配方奶粉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做出规定。而报道中所涉及的奶粉是在香港购买,按照香港所采纳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该奶粉在香港市场是符合规定的。
科学松鼠会进一步强调,从牛奶到乳清粉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都会经历多次热处理。检测婴儿配方奶粉中的β—乳球蛋白的变性程度,对于衡量奶粉质量并无实际意义。他们指出,这份报告的标题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且未展示其他五种奶粉的品牌名称及检测结果,这不符合一个市场分析报告应有的客观态度。
此事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热议。不少网友对雅培公司的做法表示质疑,认为其过于敏感且反应过度。他们呼吁雅培应该正视消费者的疑虑,采取更为透明和负责任的态度。也有消费者表示对科学松鼠会的观点持保留意见,认为他们可能过于片面,忽视了其他可能影响奶粉质量的因素。这场争议无疑给国内奶粉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