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学家们一项激动人心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基因测定或可揭示未来寿命的秘密。寿命似乎早已被神秘地编织在我们的DNA之中,甚至在生命的初始阶段,这些信息就已显现。这一奥秘与一种名为端粒的生物结构密切相关,它们的作用类似于鞋带上的塑料头,主要功能是保护染色体免受磨损。
端粒,这一看似微小的生物结构,却是控制衰老的关键所在。研究表明,端粒的长度是决定寿命的关键因素。换言之,端粒越长,寿命或许越长——前提是排除意外伤害、疾病和生活方式等不利因素。生活选择和习惯,例如吸烟、压力等,都会缩短端粒的长度。而如今,科学家第一次暗示了我们的寿命或许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能被预知。在将来的某一天,通过简单的基因检测,人们或许能从小就知道自己的寿命长短——前提是他们愿意。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帕特-莫纳格汗教授领导了这项研究。他强调:“这项研究揭示了一个事实:生命早期发生的一切对我们的健康和寿命有着深远的影响。尽管我们还不清楚为什么端粒长度会有所变化,但显然每个人都希望天生就有更长的端粒。如果你选择去检测端粒长度(我个人认为很多人可能并不想得知结果),这可能会让你感到沮丧。重要的是要记住,你的生活方式对端粒长度有着巨大影响。这并不是一个自然与人为的较量。”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端粒与寿命之间的关系,科学家们选择了斑马雀作为实验对象。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研究,科学家们在一生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测量一次这些实验对象的端粒长度。过去的研究通常集中在老年人身上,因为它们涉及到时间跨度的问题。但在这次研究中,研究人员从斑马雀出生仅25天开始收集它们的血细胞样本。结果令人惊讶:拥有最短端粒的鸟儿最早死亡,而拥有最长端粒的鸟儿寿命更长。莫纳格汗说:“这些斑马雀都是自然死亡,没有任何外部因素干扰。这充分表明了它们的长寿能力。”
这一研究成果对人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因为人类端粒的工作方式与鸟类极为相似。未来,人们或许可以通过检测了解自身的端粒长度,甚至可能预测寿命。端粒的重要性在于它们能够阻止DNA分解。从怀孕起,端粒就开始逐渐变短。端粒越长越好,因为一旦它们变得太短而失去功能,DNA就会失去保护。细胞分裂时可能会出现错误,导致皮肤松弛、免疫系统衰弱等问题。患有这种缺陷的细胞还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
格拉斯哥大学生物多样性、动物健康和比较医学研究所已经将此重大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该大学的科学家将导致端粒变短的原因,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以期更准确地预测寿命。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生命奥秘的一部分,而且为未来的医学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