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云 >

进口奶粉“攻城略地”国产奶粉“涨价求生”

  • 健康云
  • 2025-04-17
  • www.shiguanyingerw.cn
  • 健康新闻

在春日的步伐中,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掀起了一股涨价的浪潮。完达山、雀巢、美赞臣等知名品牌纷纷宣布提价,仿佛预示着新一轮涨价风潮的来临。业界的观察家们分析指出,这一轮奶粉涨价的背后,“洋奶粉”依旧试图通过涨价策略来扩张其在国内市场的份额,牟取更多的利润。

以完达山为代表的国产奶粉品牌,在多年的稳定价格策略下,面临着成本上升和企业发展的双重压力。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它们不得不放弃以往的“薄利多销”经营模式,开始寻求通过涨价来平衡成本并寻求产业的复兴。

《经济参考报》的记者走访了哈尔滨市的部分婴幼儿奶粉市场,发现完达山奶粉的涨幅尤为显著。以完达山的“元乳”奶粉为例,原价每袋56元的奶粉,提价后的价格已经突破了60元的大关。超市的销售人员也对此表示惊讶,表示国产奶粉涨价如此之多实属罕见。

作为国内奶粉产业的资深企业,完达山乳业公司的负责人谈及此次涨价原因时显得颇为无奈。他们表示,面对不断攀升的成本压力,公司已经苦撑了两年,现在实在是无法维持原价了。

近年来,国产奶粉质量问题频出,导致市场销量减少。为了维持市场份额,许多国产奶粉品牌不得不采取“薄利多销”的战略。在进口奶粉的激烈竞争下,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持续萎缩。生产成本的上升和营销费用的增加进一步压缩了国产奶企的利润空间,导致这些企业无法投入足够的资金进行产品研发和推广,陷入了“薄利难多销”的困境。

黑龙江省奶业协会的秘书长张维银等人指出,“洋奶粉”利用国产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等机会,大举进军国内市场。它们通过连续涨价,获取更多的利润来持续投入市场,形成了更具竞争力的态势。这使得国产奶粉在与外资品牌的竞争中节节败退。

除了消费者对国产奶粉质量的疑虑外,市场环境恶化也是导致国产奶粉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型零售商的不合理收费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给国产奶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很多国产奶粉在一线城市生存困难,逐渐退出市场。

一位乳业分析师表示,外资奶粉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据了超过50%的份额,而在高端奶粉市场,外资品牌更是占据了85%的份额。它们肆无忌惮地涨价,显示出了内地乳业的话语权正在被外资品牌逐步侵蚀。

面对国内奶粉产业的尴尬境地,业内人士认为需要采取行动。乳品行业不仅关乎企业本身,还涉及包装、原料、畜牧养殖等多个上下游产业。为了振兴国产奶粉产业,应该提供适当的扶持和规范。国产奶粉企业也需要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来重获市场信任。

业内专家建议,应根据乳制品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贡献实行差异化的帮扶政策。对国家级产业龙头企业给予技术改造方面的倾斜投入,帮助国产奶粉企业提升产品质量,赢得市场。只有这样,国产奶粉才能走上复兴之路,重新获得市场的认可。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