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云 >

孙星衍考证真正的商汤王陵在山东《曹

  • 健康云
  • 2025-04-16
  • www.shiguanyingerw.cn
  • 健康新闻

孙星衍,生于一七五三年,卒于一八一九八,是清朝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书法家及经学家。他的字渊如,号伯渊,别署芳茂山人、微隐。他出生在现代江苏的阳湖地区,后来迁居金陵。孙星衍少年时期便与杨芳灿等人以文学见长,袁枚甚至称赞他为“天下奇才”。他在经史、文字、音训以及诸子百家的研究上都有深厚的造诣。他所辑刊的《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被誉为善本。他的著作丰富,包括《周易集解》、《寰宇访碑录》、《家藏书目录内外篇》以及《芳茂山人诗录》等。

孙星衍曾在山东、山西和河南等地任职,对三省的汤陵有着深入的了解。经过详细的对比考察,他确认了山东曹州曹县的汤陵为真,并为此与山西、河南的布政司进行了多次交流。这一观点得到了三省巡抚的认可。

商汤陵自古以来就存在诸多争议,但无论是《尚书》、《史记》的记载,还是后世文献的佐证,都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商汤死葬于亳(位于山东曹县南二十余里)。孙星衍作为清乾嘉大儒,他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撰写了《汤陵考》,力主曹县汤陵为真,并为曹县汤陵撰写了碑文。这一观点得到了当代诸多学者如王国维、顾颉刚、郭沫若、史念海、王玉哲、杨尚奎、田昌五等人的支持。特别是商史学者罗琨先生,他利用甲骨卜辞的研究成果,证实了亳在商丘之北、定陶之南,为亳在曹县的说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成汤王在位十三年,死后葬于亳(今山东曹县南二十里)。关于汤王求雨的故事代代相传,他的功德被世人所称颂。有商一朝,汤陵始终是商人祭祀的祖陵。从西周、春秋到战国,有商汤后代宋国负责祭祀汤陵。《左转》中,宋国君就称亳为宗邑。《皇览》曾记载,建平元年,曾遣使祭祀汤陵,汉以后,历代对汤陵的祭祀从未断绝。

汤王陵历代都有重修。明万历时期的《曹县志》记载,成汤祠在县南十八里土山集。墓前石碑刻云自宋皇佑四年至万历九年都有重修的记录。另据《曹县旧志》记载,以前的汤王陵有守墓户百家,大殿巍峨耸立,中间有神像,左边是桐宫三楹。汤王陵全盛之时,后院大殿、中间拜殿、左右廊庙以及山门、照壁等建筑巍峨壮观。

孙星衍在《曹县重修成汤陵庙碑记》中详细描述了汤陵的历史和重要性。他强调了古时的墓葬并不设立标记,因此有人质疑殷汤的葬处。经过历史考察和文献佐证,孙星衍确认了汤陵的位置在亳。他在文中还提到了其他地方的汤陵传闻,并进行了辨析。他强调了修复和保护汤陵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

孙星衍对商汤陵的研究和论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他的努力和贡献为保护和传承商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