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公立医院改革动态
近日,浙江省卫生厅宣布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消息:截至6月28日,全省首批29个试点县已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覆盖了全省县(市)数量的一半。这项改革不仅仅局限于理论,而是在真实的医疗体系中稳步实施,真正体现了改革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改革在浙江省已开展半年的时间,而其中的核心举措便是通过“一减一调一补”,建立县级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新机制。这一改革策略涉及三个方面:减少药品费用、调整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这不仅关乎医院的运营,更直接关系到每一位患者的利益。
所谓“一减”,就是减少药品费用。试点县级公立医院除中药饮片外,所有药品都通过省级药品招标采购,实行零差率销售。据浙江省卫生厅医政处副处长余新乐透露,根据2011年的数据测算,这一举措预计可减少药费高达3.7亿元,真正让患者感受到了实惠。
而“一调”则是调整部分医疗服务收费标准。长期以来,医疗劳务收费价格远低于实际成本,如何调整价格结构一直是困扰医院发展的难题。此次改革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经过省物价局批准,对诊查费、护理费、治疗费、手术费和住院床位费进行了适当调整。值得一提的是,为确保改革不增加患者负担,上调价格严格控制在药品让利总价之内,且所有调整后的医疗服务项目均纳入医保、新农合报销范围。
至于“一补”,则是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也大幅增加。医院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等所需费用都被纳入财政投入和补助的范围。这不仅优化了医院的经济结构,还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全省第一个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遂昌县,其人民医院院长周亚新表示:“通过取消药品加成和调整服务价格,不仅优化了医院收入结构,还实现了医务人员技术和劳动价值的回归。”这不仅是遂昌县的个案,更是全省乃至全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数据显示,试点县(市)的门诊人次和出院人次均呈现出显著增长。这也充分说明了改革的成效:百姓医疗需求得到了进一步释放,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县级医院就诊。
作为全国最早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省份,浙江省的这次改革无疑走在了前列。而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杨敬也透露,根据浙江省的部署,全省所有县级公立医院都将在年内启动改革,明年起,改革还将逐步推进到省级和市级医院。我们期待每一次医改都能真正落地,真正惠及每一位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