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广州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及市健教所联合举办的“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上,一个引人注目的消息传出:广州成立了国内首个专门针对男同性恋人群的艾滋病咨询服务门诊——“健康关爱中心”。这一创新举措显示出医务人员对日益增长的男同性恋感染群体的重视,并巧妙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与这一特殊群体的沟通。
据了解,去年广州市新发现的HIV阳性者数量较前年有所减少,但今年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10%,总数超过1200例。其中,令人担忧的是男同性恋感染者、患者人数和比例迅速上升,占HIV阳性者的18%~19%。性传播途径所占比重也明显增加,达到75%,而传播比重则有所下降。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中,性传播成为主要的感染途径。广州市疾控中心主任何鸣表示,这意味着防控压力进一步加大,因为艾滋病已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广州设立了130多家筛查实验室和检查点,监测人群包括者、性病门诊患者、孕产妇以及男男性行为者等关键群体。令人欣慰的是,大多数感染者表现出积极配合的态度,八九成的HIV阳性感染者愿意接受随访。
这间名为“健康关爱中心”的咨询门诊,如果不特别指出,很难发现它是专门为男同性恋人群服务的。位于英雄广场旁的较场东路上,门诊内部设计独特,三四百平方米的空间分为上下两层。进门左手边的杂志栏里摆放着各类艾滋病防治手册和服务指南。或许是工作日的下午,记者在短暂的半小时内并没有遇到前来咨询的人,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周末时人流量会大幅增加。
广州市疾控中心艾防科的徐慧芳科长介绍,为了更有效地针对男同性恋群体开展防控工作,广州成立了四个NGO组织参与艾滋病咨询服务。通过网上交友平台的宣教活动以及专门针对男同性恋者的网站“广同网”,该群体对艾滋病的防控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现在愿意配合检测和治疗的人数也有了明显增加。五年前接受治疗的感染者仅占10%,而现在治疗率已经提高到60%。
为了更好地满足男同性恋者的需求,宣教防控工作也采取了“投其所好”的策略。调查发现,七成男同性恋者喜欢在网上交友,平均每人有五六个性伴侣。广州的医务人员积极将健康知识和免费政策渗透到网络中,并开设了网上查询业务。网友可以通过密码查询自己的HIV检测结果,确保个人隐私安全。徐慧芳科长表示,加强网络干预是当前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做法。
广州今年新发现的HIV阳性者超过1200例,标志着艾滋病感染者已进入发病期。值得注意的是,男同性恋感染者的比例居高不下且呈现增长趋势,每五名阳性感染者中就有近一名是男同性恋者。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如何有效防治艾滋病特别是同性之间的传播确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