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过期的迷雾:专家介绍过期药品真相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过期药品的普遍认知是:一旦药品超过有效期,就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不宜服用。近期却有专家发表观点,让人对过期药品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某些药品即使在过期后5至10年内,仍有可能保持超过90%的药效。
不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药瓶上的过期日期成为了许多人头疼的问题。这一难题似乎让人陷入了两难的困境:扔,舍不得;吃,怕出问题。在纽约,人们对此有何看法和做法呢?
有的人对此持谨慎态度,“只要发现过期,我马上就把整瓶药扔掉”,魏格曼(Charles Wegmann)表示。而有的市民则心存疑虑,“我从来不敢吃过期的药品”,一位妇女的态度坚决。也有人愿意尝试,“我会把药留着,偶尔吃一次,虽然当时不太能确定安全”,怀特(Bonnie White)的发言透露出她的犹豫。
许多医生对于服用过期药品的安全性持肯定态度,但这主要是针对一些轻微病症如头痛发热等。专家指出,药品(特别是片剂或胶囊)通常具有比药瓶上标注日期更长的保存期。
博格奎斯特博士来自埃莫瑞药学院,她表示:“事实并不复杂。制药厂家在标注过期时间时都极为‘保守’,通常会提前5到10年。患者在这个‘时差’内服用过期药不会有问题。”换句话说,制药公司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所标注的保质期往往比实际的有效期限更为保守。即使药品过了标注的日期,也并不意味着它们完全失效或者有害健康。事实上,即使药品过期5到10年,其药效仍能保持90%以上。制药厂家依然强调其“保质期”内的药品是最安全和药效最佳的。为此观点我们仍需审慎对待。
下次当你面对药箱中过期的药品时,或许可以不必那么果断地扔掉整瓶药。但请记住,在决定是否服用过期药品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同时关注药品来源及保存条件是否良好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来源环球网)推荐阅读XXX杂志的专题报道,为您深入药品过期的科学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