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批独特的“90后”女性入殓师以其独特的行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她们选择亲身穿上寿衣进行展示或直播,以此方式向公众普及殡葬知识,努力打破公众对该行业的误解和偏见。
这些入殓师的职业实践充满深意。通过直播或视频展示寿衣的穿戴过程,她们详细讲解寿衣的材质、设计理念以及殡葬礼仪的细节。例如,李敬芳在直播中坦诚地表示:“我们希望大家不要把我们当作瘟神”,并希望通过她们的展示,让逝者的家属感受到对生命的深深尊重。这种公开展示也被视为对传统观念的直接挑战。有从业者透露,在首次为逝者服务时,难免会感到紧张,但是家属的感谢和认可让她们意识到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价值。
这些入殓师的行动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公众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一方面,许多人被她们的行动所感动,认为“让死亡更有尊严”,并将她们誉为“种星星的人”;另一方面,也有声音指责她们“阴气重”,甚至遭遇亲属隐瞒职业的情况。但无论如何,她们都在努力重塑公众对于殡葬文化的认知,将寿衣定位为“人生最后一件礼服”,强调其与汉服、旗袍等传统礼服拥有同等重要的位置。
入殓师这一群体仍然面临着普遍的社会歧视和职业孤独感。部分从业者的家属因为忌讳而对外谎称其从事的是其他行业,如会计等。尽管面临这些困境和偏见,越来越多的年轻从业者仍然通过新媒体渠道传播行业的真实面貌,推动公众以更平常的心态看待殡葬服务。
这些入殓师用她们的行动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和认识殡葬文化的窗口,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到这个行业的价值和意义。她们的勇敢和坚持,让我们看到了对待生命和死亡应有的尊重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