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生病并需要服药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你是否意识到,服药的方式不正确可能会直接影响到药物的效果,甚至可能耽误病情的恢复呢?以下提到的十种服药误区,看看你是否也曾经“中招”。
关于服药时间的误区。很多人严格按照一日三餐的时间来服药,认为“一日三次”就是在三餐前后服用。其实,这种理解并不准确。“一日三次”是指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三段,每间隔8小时服药一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浓度,达到治疗的效果。而所谓的“饭前服用”或“饭后服用”,则是指空腹或饱腹时的服药时间,以利于药物的吸收并减少胃肠刺激。如果在饭前吃了许多零食,那么此时的“饭前”便不等于“空腹”。
还有一些人在服药时的姿势上也存在误区。躺着服药可能会导致药物黏附在食道壁上,不仅影响药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发炎症,甚至损伤食道壁,长期如此可能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最好是站着或坐着服药。
还有一些人为了省事,干吞药片,这也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一方面,干吞药物可能像躺着服药一样损伤食道;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水分来帮助溶解,有些药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掰碎药片或以水溶解后再服用,不仅影响疗效,还会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例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如果没有肠溶衣的保护,在胃里就被溶解,不仅无法发挥疗效,还易对胃黏膜造成刺激。
在服用一些中成药时,情况会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大粒的丸剂,可以用清洁的小刀或手将药丸分成小粒后再用温水送服。如果为了加速药效,甚至可以将药丸捣调成稀糊状后服用。
正确的服药方式对我们身体的康复至关重要。为了确保药效,我们不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药物,还要注意服药的时间和方式。只有正确使用药物,才能让药物在我们的身体内发挥最大的作用,帮助我们尽快恢复健康。我们应该避免以上提到的误区,正确使用药物,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