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云 >

罹患艾滋20年 六旬老翁成防艾讲师

  • 健康云
  • 2025-04-15
  • www.shiguanyingerw.cn
  • 健康新闻

让误解消散,为艾滋病去污名化

在这个信息交织的时代,许多误解和偏见仍像无形的枷锁,困扰着人们对待艾滋病的态度。一听到“艾滋病”三个字,许多人便如惊弓之鸟,退避三舍。对此,卫生局站出来发声,为我们揭示艾滋病的真实面目。

我们要明确的是,艾滋病并不会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如空气、飞沫、握手、共餐、上课等方式传播。事实上,九成以上的艾滋病感染者是因为不安全性行为导致的,通过共享针头或输血的血液传染以及母子垂直感染也是其中的原因。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药物的出现已经让艾滋病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在,艾滋病已经被视为一种慢性病,不再是曾经让人们谈之色变的“黑死病”。只要患者定期接受医疗追踪、按时服药,保持良好的免疫力,他们完全可以和一般人一样正常生活。

即便有了这些进步,大多数民众对艾滋病的偏见和歧视仍然让艾滋病患者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服药顺从性、自我照顾和告知意愿。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现象。

有一位名叫韩的老师,他罹患艾滋病已经满20年。他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刚开始的八年,他因为害怕自己是艾滋带原者而心惊胆颤。但在亲友的支持和陪伴下,他逐渐接受并学会了与疾病共存。现在身为红丝带基金会的专任讲师,他能够在演讲时坦然地承认自己是一名艾滋带原者。他说:“每次听我演讲的人都会在结束后来和我握手、给我鼓励,让我很欣慰、很感动!”

看到韩老师的经历,我们不禁为之动容。这正是卫生局呼吁我们所做的——将艾滋病去污名化,接纳艾滋病毒感染者,关怀艾滋病友和其共同生活的亲友。只有我们团结一致,才能真正抑制艾滋病的蔓延。

让我们共同为艾滋病去污名化,用理解和关怀来替代偏见和歧视。只有我们携手并进,才能让更多的艾滋病患者走出心理压力的阴影,勇敢地面对生活。让我们共同为创造一个无歧视、充满爱的社会而努力。

下一篇:没有了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