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微微健康网报道,我国大肠癌的发病年增长率高达4.2%,远超国际水平。这一严峻形势已在上海等大城市中尤为突出,大肠癌已成为上海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第八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上,专家们对大肠癌的严峻形势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并呼吁民众重视大肠癌筛查。尽管早期发现肠癌可以通过大便隐血实验、血液CEA指标、肠镜筛查等方式进行早期干预,以提高大肠癌预后五年生存率,但目前上海大便隐血筛选检查率仍然偏低。
秦新裕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肠癌发病率的迅速上升与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密切相关。高蛋白、高脂肪、少谷物、少蔬果的不合理膳食以及身体活动减少等因素都在其中起到了推动作用。预防大肠癌的关键在于改善饮食结构、规律生活。专家建议民众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粗纤维的蔬果,少吃烟熏食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那些处于高风险的人群,如40岁以上有家族史者,以及已患有溃疡性结肠炎、肠腺瘤等大肠疾病的患者,更应该积极治疗并进行筛查。来自全球的知名专家在第八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上分享了关于结直肠癌微创外科、化疗、放疗等领域的进展。其中,微创治疗成为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包括腹腔镜外科、机器人外科和腹腔镜内镜联合治疗外科等各个领域的技术都在大会上得到了展示。
机器人辅助结直肠癌手术特别适用于操作空间狭小、技术要求高、需要精细解剖操作的结直肠癌。与会专家还指出,日常生活中预防大肠癌的方法包括多吃水果、新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少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大肠癌的严峻形势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预防大肠癌,改善饮食结构和规律生活是关键。积极接受筛查和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希望通过这次论坛的举办,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大肠癌的关注,共同为预防和治疗大肠癌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