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珍视某样事物时,常常会以“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来形容。当真正被问及如何爱护眼睛,以及关于眼睛疾病的知识时,大多数人的了解却十分有限。
随着全国爱眼日(6月6日)的临近,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北京同仁医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王宁利教授。他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将中国的眼科疾病以五种颜色“红紫蓝黄白”来划分,分别代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性眼病、青光眼、老年黄斑变性和白内障这五大致盲性眼病,以此提醒公众警惕高发眼底疾病。
提及沙眼,这个对现代年轻人来说并不熟悉的名词,却曾是我国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在上个世纪40至50年代,“十人九沙”的真实写照令人触目惊心。农村人群中沙眼患病率高达80%~90%,其致盲率高达5%。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眼病,主要通过共同接触的物体或水传播。反复感染沙眼会导致睑结膜瘢痕及倒睫,进而对透明的角膜造成机械性损害,甚至导致视力损伤或完全失明。
王宁利教授介绍,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起便开始防治沙眼工作。随着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整体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及卫生生活习惯的广泛推广,沙眼这一曾经在我国困扰数亿人的疾病得到有效遏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根治致盲性沙眼的标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水平的提高,与年龄、代谢相关的疾病发病率迅猛增长,新的眼部疾病谱及挑战也随之而来。王宁利教授指出,我国的致盲性眼部疾病可以用五种颜色来代表:红、紫、蓝、黄、白。其中,“红”代表与眼睛血管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这些眼底血管病变应尽早诊治,以避免造成严重的视力损害。
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些眼部疾病,珍爱我们的双眼。毕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让我们像爱护眼睛一样,珍视每一个与健康有关的日子,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