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源匮乏:医院的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
在医院中,护士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目前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很多医院的护士数量不足,根源在于护士的工作强度高,而报酬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这一状况显然是不合理的。
以北京宣武医院为例,护士们忙碌于基础护理工作,如为病人剪指甲。今年3月,北京市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旨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一人生病全家陪床”的无奈和尴尬在全国仍未根本解决。
卫生部早前规定的医生和护士的理想比例应为1∶2,但根据《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我国的注册护士数量远远未能达到这一标准。要达到这一比例,注册护士的缺口高达近百万。这表明,护士资源的不足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
护理职业的专业技术含量日益提高,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近年来这一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护士的短缺依然严重。主要原因包括医疗机构的重治疗轻护理观念、医疗价格体系的扭曲、护士报酬低压力大等。
为了缓解这一困境,医疗机构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加大在护士待遇和人力资源上的投入,提高护理服务的价格,以吸引更多人从事护理工作。加强对护理服务的规范管理,将护理费用列入医保报销范围,以减轻患者的负担。对于无资质的护工,国家还加大了对他们技能培训的支持,努力将他们培养成专业的护理员。
目前,广东、安徽等地的护士职业学校已经为大医院培养了一批生活护理员以取代护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的陈静表示,未来掌握专业生活护理技能、获得资格认证的护理员将成为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力量。这表明,社会在努力改变现状,朝着更合理、更高效的医护比例迈进。
护士资源的匮乏是当前医疗系统面临的一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提高护士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加强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入手,共同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