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古装剧中先秦时代的饭菜常常呈现为丰盛的模样,让电视剧观众心生向往,但真实的先秦时代饮食文化却与现代人的口味大相径庭。如果现代人真的穿越到先秦时代,恐怕会对当时的饭菜感到难以适应。
在先秦时期,食材的供应极为有限,肉食的获取更是困难重重。诸侯贵族们才能享受到牛羊肉等奢侈品,而普通百姓平时难得品尝肉味。在春秋年间的越国,老百姓生育男孩会得到一只小狗作为奖励,而女孩则能得到一些蔬菜作为奖励,这已经是特殊年代的优待了。
当时的蔬菜种类也相对单一,主要以葵、藿、葱、姜、葫芦、萝卜等为主要食材。在乐府诗中常常提到的葵藿,是当时普通老百姓家常见的配菜,甚至在饥荒时期还可以充当粮食。而对于蔓菁等菜品,更是渡荒的宝贝。
至于主食方面,北方以粟米为主,南方则以稻米为主。当时的人们日常所吃的主要是豆饭和藿羹,如果能吃到肉汤,那就已经算是好日子了。当时的烹饪方式也极为简单,主要是煮和蒸,现代人熟悉的煎炒烹炸基本无法实现。调料也十分匮乏,主要以葱蒜为主,糖则是蜜糖而非现代意义上的蔗糖。
在当时,一些名贵的食材如苽(即今天的茭白)都是用来祭祀天地的,普通百姓根本无法享用。同样,我们今天常见的韭菜、豆腐、豆酱、豆芽等食材在先秦时代也未曾出现。芹菜、菠菜、胡萝卜等蔬菜也需要等到汉朝使者从西域带回种子后才能种植。
在当时贵族的宴席上,虽然烤肉、细肉、肉酱、葱等各种美食齐全,但这些都是普通人无法享受的奢侈食品。对于现代人来说,即便能穿越回去,恐怕也难以适应当时的饮食文化。通过简单的“吃什么”问题,我们能深刻体会到古代普通百姓的寒苦生活。
先秦时代的饮食文化与现代人的口味有着巨大的差异。当时的食材供应有限,烹饪方式简单,调料匮乏,使得当时的饭菜对于现代人来说难以消化。这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饮食文化,体会到文明的进步和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