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医院输液室里的患者数量激增。据输液室的护士长透露,随着春天的到来,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明显增多,每天需要输液的患者数量比平时增加了三分之一。气温起伏不定,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导致脑卒中的患者也相应增加。
杨先生是常州某公司的负责人,年仅四十七岁。三月十八日上午,他刚刚到达公司,突然感到右侧肢体麻木,无法上举,口齿不清。他的同事立即通知家人,随后被送到常州四院进行检查。经过诊断,他患上的是一过性脑供血不足,俗称小中风。经过活血化瘀等对症治疗,他目前正在恢复中。
脑中风是一种由于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引起的突发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杨先生的病症就是一过性的脑内动脉痉挛导致的缺血性脑中风发作。并非所有的脑中风患者都能像杨先生那样幸运。
在常州四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一些患者的状况就较为严峻。其中,黄先生因右侧肢体麻木、乏力未及时送医,等到出现意识模糊、小便失禁等症状时才就医,结果血压急剧升高,左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还有王爷爷和丁奶奶,他们都因高血压病史多年,平时对血压的监测及服药不规律,导致在发病时未能及时处理,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神经内科的徐主任提醒,有高血压、心脏病、长期吸烟、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的人以及肥胖、运动量不足、有脑卒中家族史的人要特别小心。一旦出现突然的身体不适,如一侧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剧烈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一定要及时送医。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应让病人平躺,头偏向一侧,避免强行搬动病人。如果有假牙,应及时取出,防止吸入气管。迅速解开患者的衣领和腰带,保持其情绪稳定。
这些脑出血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患有高血压多年,但平时对血压的监测及服药均不规律。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关键在于对慢性疾病的规范管理以及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密切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在疾病早期及时发现并处理,避免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