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云 >

食品监管虚设,农残检测何在!

  • 健康云
  • 2025-04-13
  • www.shiguanyingerw.cn
  • 健康新闻

网络导报广西频道报道,“新华视点”记者近期追踪了安徽部分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记者发现,这些蔬菜在流通环节中的农药残留检测竟然畅通无阻,一路“绿灯”。这些蔬菜包括我们日常餐桌上的常见菜品,如豆角、茄子和白菜。这些在田野中自然生长的蔬菜,却与农药紧密相连。令人震惊的是,一根豆角可能被使用多达11种农药,一根茄子一次性混打4种农药。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刚喷洒过农药的蔬菜在第二天就被采摘下来,进入市场销售。

从苏丹红、吊白块到“染色馒头”,再到今年的“染色豆角”事件,我们的食品连续不断地受到挑战。如果金庸小说中的武侠人物来到现代中国,他们一定会惊讶于现代人的“百毒不侵”。这种现状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和对民众健康的威胁。

对于广大民众“菜篮子”的安全把关,应当从市场准入和产地两个环节入手。市场准入环节是对成品蔬菜农药残留是否超标的把关,这是防止有害蔬菜进入民众餐桌的重要屏障。根据报道,安徽的蔬菜在三个流通环节中都没有进行农药残留检测,这不禁让人对有关部门的说法产生质疑。有关部门声称既“管不住”又“管不全”,但现实情况是,这些蔬菜在流通中并未受到有效的检测和管理,可以说是被“放任自流”。

对此,商务部特聘专家周清杰认为,我国蔬菜生产的分散经营模式导致了农户在种植技术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劣势。种植技术依赖于经验,质量控制则依赖于感觉,这导致农户为了增产而过度使用化肥,为了控制病虫害而过度使用农药。这是产生低质量、问题蔬菜的主要根源。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禁感到困惑和失望。我们交了那么多的税,供养着那么多的公务员,但却无法为我们提供一个放心的“菜篮子”。我们真的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我们必须呼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确保广大民众的饮食安全。我们也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