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益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公开透明已经成为公众对慈善行业的最基本要求。为此,民政部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积极响应社会呼声,近期动作频频,致力于加强公益慈善信息的公开与透明度。
昨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公益慈善信息报送平台”建设正式启动。这一平台的构建,旨在为广大慈善组织提供一个统一、规范的信息化渠道,确保公益慈善捐助信息的实时、准确传递。预计明年上半年,这个平台将正式投入使用,对所有慈善机构产生深远影响。
据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介绍,今年8月,民政部就公益慈善行业的首个指导性条例《公益慈善捐助信息披露指引》公开征求意见,反响热烈。该《指引》经过修改调整,预计本月将正式公布。按照这一《指引》,慈善组织需定期向公众披露详细的信息,包括捐赠的接收、款物的使用、受益地区以及捐赠款物的拨付和使用的时间和数额等,确保信息的全面公开。
为了推动这一工作的深入开展,中民慈善信息中心昨日启动了信息报送平台的建设。该平台不仅要求慈善组织按月、季、年报送常规的捐赠接收、使用、去向等情况,还能动态地报告每日的捐赠接收情况,展现慈善工作的实时进展。
中民慈善信息中心主任彭建梅表示,待到平台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后,中心将组织对各慈善组织的信息报送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中心将根据各组织报送的信息进行公信力评估,定期归纳发布,为决策提供了宝贵的数据依据。
徐建中强调,随着慈善组织的不断发展,信息披露和公开已成为必然趋势。虽然今年8月公布的《指引》只是指导性的,不具有强制性,但部门已经着手制定公益慈善捐助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这一管理办法对整个慈善行业和公益组织都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目前该办法已经进入到立法程序,预计明年将正式出台。届时,公益组织将必须按照规定内容进行信息公开,为公众呈现更加透明、可信的慈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