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的早期警钟:理解并呵护你的“美人痣”
尽管黑色素瘤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其增长趋势不容忽视。黑色素瘤,作为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增长最快的病种之一,已引起了全球医疗领域的广泛关注。在中国,尤其是北京地区,黑色素瘤的发病率约为每十万分之八。这种病症有多种类型,包括肢端型、粘膜型等。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的黑色素瘤预后通常较好,患者五年生存率较高。若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生存时间可能会大大缩短。
那么,我们如何对黑色素瘤保持警惕并早期发现呢?一个关键指标就是观察皮肤上的色素痣是否有异常变化。这些变化可以通过ABCDE法则来识别:
A. 非对称性:色素痣的两侧看起来不对称;
B. 边缘不规则:边缘不整齐或有锯齿状;
C. 颜色改变:除了常见的黑色,还可能呈现褐色、棕色等;
D. 直径增大:色素痣直径大于5-6mm,或者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
E. 隆起:瘤体轻微隆起。
除了这些明显的外在表现,我们还要留意色素痣的生长速度。如果原本稳定的色素痣在短时间内发生显著变化,如增大、毛发脱落或破溃且不易愈合,也要警惕恶变的可能。一旦观察到这些异常现象,应立即就医。
要确诊黑色素瘤,最可靠的方式是切除活检并进行病理学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辅助手段在鉴别黑色素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针对黑色素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化疗以及免疫靶向治疗等。随着新的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的研发,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已经得到了延长。
长了“美人痣”固然是喜事,但我们也要对其保持“忧患”意识。避免使用物理或化学刺激物长期刺激色素痣,避免用刀割、盐腌以及激光和冷冻等局部刺激。长期且反复的不良刺激是色素痣恶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美人痣”的呵护不仅是为了它的美丽,更是为了我们的健康!让我们共同善待身上的每一颗痣,警惕黑色素瘤的早期信号,守护我们的健康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