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的新篇章——广西的先行与实践
来自微微健康网的报道指出,农村集体聚餐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监管的薄弱环节,群体性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时有发生。如今,在广西,一项名为农村集体聚餐报告指导制度的创新举措正在全面铺开,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曙光。
在广袤的农村地区,红白喜事集体聚餐是历史传承下来的重要习俗。由于村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薄弱,传统的聚餐方式常常隐藏着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广西百色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所长覃忠于表示,由于缺乏相应的卫生知识,群体性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频发,严重威胁着村民的生命安全。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广西作为农业大省(区),率先行动,推行了农村集体聚餐报告指导制度。这一制度要求村民在举办50人以上的聚餐前,必须将菜单提交给当地的村党支部或“红白喜事理事会”,并由食品安全工作站的专业人员进行审核。聚餐活动必须聘请经过培训的合格厨师。这种系统化的管理有效确保了食品的安全。
在田东县林逢镇,记者亲眼见证了一支经过培训的厨师队伍的风采。黄福贤,这位55岁的河街厨师服务队队长,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他表示,在参加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后,他的厨艺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如何确保食品的卫生和安全。厨师服务队配备了先进的设备,能为村民提供“一条龙”服务,已成为当地酒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项制度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水平,还形成了良好的宣传辐射效应。据统计,广西的推行率非常高,并且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江西、安徽、湖南等多个省区也在积极推广这一成功的制度。
广西百色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杨伟表示,这项制度的实施增强了公众的饮食安全意识,营造了一个人人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它标志着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农村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