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春期的初次潮涌到更年期的末期波动,女性的子宫内膜始终受到卵巢激素的精心调控,演绎着一场周期性的变化。子宫,这个集孕育胚胎、胎儿与月经之功能的神奇器官,宛如一颗倒置的梨,静静栖息于子宫盆腔中央,膀胱与直肠之间。它,是女性生育的摇篮,也是女性生殖健康的焦点。
子宫肌瘤,这一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如同身体里的小小顽疾,让许多女性苦恼不堪。它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间夹杂着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它好发于30至50岁的女性,尤其是40至50岁的女性更为多见。据统计,35岁以上的女性中约有20%患有子宫肌瘤,但由于许多患者无明显症状或肌瘤较小而未受到关注和重视。
子宫肌瘤,被人们称为“妇科第一瘤”,其危害不容忽视。它可能引发月经不调、腹部肿块、压迫症状、疼痛、白带增多等一系列问题。医院妇科专家指出,子宫肌瘤常与其他妇科疾病如输卵管、卵巢病变并存,也可能与子宫体腺癌和宫颈癌有关。子宫疾病还可能影响夫妻性生活的和谐,造成夫妻感情危机。
关于子宫肌瘤的病因,虽然确切的成因尚不明了,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雌激素的影响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孕激素也能刺激子宫肌瘤的生长。子宫肌瘤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女性,与内分泌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你出现月经改变、乳房胀痛、小腹部隐痛、邻近器官的压迫症状、白带增多等现象,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这些症状可能是子宫疾病的信号。除此之外,不孕、肛门下坠感、月经量增多或淋漓不断、腰部酸痛、面部有色素沉淀或黄褐斑、眼圈发黑、面黄肌瘦、贫血、心脏功能障碍等也是子宫肌瘤的典型症状。
子宫内膜癌是另一种需要关注的疾病。它是子宫内膜发生的癌,绝大多数为腺癌。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包括雌激素的滥用等,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的常见病之一。它的危害性大,死亡率高,值得每一个女性高度警惕。
病因方面,子宫内膜癌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长期持续的雌激素刺激等因素有关。服用雌激素的妇女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较高。
子宫是女性生殖健康的核心,需要我们倍加呵护。了解子宫疾病的症状和病因,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是保护子宫健康的关键。卵巢肿瘤中的颗粒细胞癌和卵泡膜细胞瘤,它们分泌出较高水平的雌激素,会干扰女性的月经周期,导致月经不调、绝经后出血等症状。它们还可能引发子宫内膜增生和内膜癌,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些病症会让子宫内膜长时间暴露在高水平的雌激素下,缺乏孕激素的调节和周期性的剥脱,从而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并可能发生癌变。
体质因素也是内膜癌发生的重要诱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或不育以及绝经延迟的妇女更容易患上内膜癌。尤其对于肥胖者来说,体内的雄烯二酮在脂肪组织中会经过芳香化酶的作用转化成雌酮,这种长期过多的雌酮刺激会大大增加内膜癌的风险。而不孕或不育、绝经延迟等问题往往与长期无排卵有关,这也是内膜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因为长期无排卵会导致子宫内膜只受到雌激素的刺激,而缺乏孕激素的调节,这样子宫内膜就容易出现癌变。
遗传因素也在内膜癌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约有20%的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这意味着家族中有肿瘤病史的人更容易患上内膜癌。与宫颈癌患者相比,内膜癌患者的近亲中有家族肿瘤史的比例更高,达到了两倍之多。这一事实提醒我们,除了个体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外,遗传因素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
卵巢肿瘤、体质因素和遗传因素都是导致内膜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了解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内膜癌,提高女性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