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数学北京卷的命题理念,贯彻了“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在新高考改革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其评价体系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着力点,三个突出,四条路径”。
一、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
北京卷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了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如第7题以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绿色环保场馆为背景,融入德育教育;第18题则以学生熟悉的校运动会为背景,考查统计学知识,渗透体育教育。
二、数学素养与创新能力:两个着力点
1. 数学素养:北京卷通过设计现实性和综合性问题,实现对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学抽象、数学建模、数据分析六大素养的综合考查。如第15题考查数列的逻辑推理,第9题考查直观想象,第16题则主要考查数学运算。
2. 创新能力:北京卷通过设置创新和思维深刻的问题,如第20题(Ⅲ)和第21题,来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题目设计创新,需要学生运用多角度、深层次理解数学本质。
三、三个突出:主干知识、思想方法、问题解决能力
1. 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基于新教材,北京卷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如函数导数与不等式、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等。通过设置层次性和综合性问题,如第17题、第20题和21题,体现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考查。
2. 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北京卷从学科整体意义和思想价值的高度立意,检测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思想方法的掌握。如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等。
3. 突出对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北京卷强调数学应用和跨学科考查。如第7题选取绿色冬奥会为情境,第18题以体育铅球比赛为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树立公民意识。
标题:北京高考数学试卷:基础性、选拔性、开放性与社会联系的新路径
一、优化试卷结构,展现基础性与选拔性的融合之美
北京高考数学试卷在结构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通过引入结构不良问题,将考查立体几何的试题转化为更灵活的试题形式。直三棱柱背景下的线面关系考查,为学生提供了两个等价条件,让他们可以从位置和度量两个方面自由。这种尝试不仅增强了试题的灵活性,也对教学引导起到了积极作用,防止了题型和命题方式的固化。
试卷难度控制上,依然保持“入口易、口径宽”的特点,中低难度试题占据相当比例。综合创新题依旧充满挑战性,保持良好的区分度。
二、创新试题呈现方式,让学生享受选择性与开放性的盛宴
北京卷通过创新题型,展现试题的选择性和开放性。含参的动区间分段函数、无穷正数数列等设计,让学生面临多种解题方法和答案不唯一的试题,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分层赋分试题的设计,进一步优化了试题的区分和考查效果。
三 精选素材,连接数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
北京卷在试题素材的选取上,真实、自然、合理。如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以及铅球比赛的现实情境,都是试题素材的灵感来源。这些源于社会、源于真实情境的材料,不仅考查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也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四、回归数学本质,让教学深入课堂
北京卷命题紧扣课标和教材,关注数学本质,引导教学回归课堂。试题内容涵盖高中的基础知识,使用的方法也是通性通法。试题也深入导数和数列的本质,让学生从深层次感悟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2022年高考数学试卷继续保持“一个中心,两个着力点,三个突出,四条路径”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不仅导向中学对“四具备”人才的培养,也引导教学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者北辰,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希望本文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对高考数学试卷进行更深入的和研究,共同为提高教育质量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