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寄语:回望2020年的高考征途,那是段充满挑战与回忆的时光。高考不仅是对学子们知识的检验,更是对他们勇气与坚持的考验。每一名考生背后,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一位父亲的自述,看他如何陪伴孩子度过那段紧张而充满奋斗的时光。
这位父亲,被人们戏称为“狼爸”,但背后的含义并非严厉与苛责,而是对孩子未来的深沉期盼与不懈努力。陪读的日子,对他来说就像在做一场大生意,投入的不仅是时间与金钱,更是对未来的期望与梦想。
儿子刚上高中时,成绩一度下滑,排名下降。面对孩子的学业困境,“狼爸”决定放下手中的生意,全职陪伴孩子度过高中生涯。学校附近租的房子,成了他的临时住所,每天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陪伴孩子学习、生活。尽管面临种种困难,但他始终坚信:孩子的学习,是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
“狼爸”与儿子的相处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学习上的分歧,他们没少争吵,有时甚至是激烈的争执。但面对儿子的叛逆与不理解,“狼爸”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与理念:严格与爱是等同的,不能因为爱而放松了严格。他深知,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苦差事,需要付出努力与汗水。
疫情期间,学校停课,他们在家里上网课。“狼爸”发现儿子偷偷玩游戏、不认真上课。他没有选择指责与批评,而是耐心地引导与提醒。他知道孩子的自控力差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孩子管理好自己。他鼓励儿子多练习题目、多做试卷,不仅仅是用眼睛和耳朵听课。
这位父亲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家长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付出与努力。他们不仅仅是为了孩子的成绩,更是为了孩子的未来与梦想。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狼爸”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挑战,只要家长与孩子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迎接美好的未来。这是一段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不仅映射出家长们的付出与努力更是激励每一位考生勇往直前、坚持梦想的动力源泉。他始终难以相信,二模考试的成绩会如此出乎意料。原本稳定在550至560分的水平,却在4月7日开学后的首次考试中跌至490分,成绩大幅下滑让他倍感震惊。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问题,他的内心充满了焦虑与不安。
成绩的公布犹如一声惊雷,打破了家中的平静。他和儿子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那一夜,他站在阳台抽烟,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试图找出问题的根源。他在寻找孩子的困境,也在反省自己的不足。
在争吵后的几天里,儿子陷入了沉默,不愿与他交流。他找到了作业帮直播课的辅导老师彭文静。疫情期间,他为儿子在作业帮报了不少课程,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一应俱全。彭老师非常认真负责,儿子也十分信任她。他将情况告知彭老师,希望她能给予孩子一些调整。彭老师与儿子深入沟通后,孩子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之后,他与儿子的各科授课老师、正在读研的外甥以及曾经的班主任(现任高中副校长)等多位人士沟通了孩子的情况,大家都为他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在众人的帮助下,儿子的成绩在三模时开始回升。到了6月初的大周练,儿子竟然取得了班级第二名、全校第七名的好成绩。儿子取得这样的成绩后有些飘飘然。他及时与孩子沟通,提醒孩子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踏实学习,争取更上一层楼。
作为一位1995年的高考生,他深知当年的学习环境之艰苦,家长陪伴的概念尚未普及。学生们晚上住教室,用凉床和被子拼凑成大通铺。与此相比,他更希望孩子能培养独立的习惯。虽然他现在陪读,但希望孩子能独立面对未来的生活。他对儿子的未来充满期待,希望儿子能考上心仪的985学校。高考结束后,他计划给儿子一个拥抱,让他放松、体验生活、学习其他技能。作为家长,他觉得自己已经尽力而为,但父母对子女的关心、照顾、教育是一辈子的责任。他期待儿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他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小站,无论结果如何,都要继续前行,去迎接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