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和爱——婴儿情感的之旅
蒋太太回忆起儿子豆豆的一段经历,那时豆豆刚刚七个月大。他有一个特殊的习惯,只允许妈妈、爸爸和一个阿姨抱他,一旦其他人尝试接近他,他就会哭闹不止。尽管蒋太太有一个大家庭,豆豆是他们唯一的宝贝,这段时间对他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这种对陌生人的排斥感,被专业人士称为“陌生人症”。像许多这个年龄段的婴儿一样,豆豆开始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性,并对新接触的人产生担忧,担心他们会取代他所熟悉的亲人。
除了这种担忧情绪,孩子们还会出现一种叫做“分离恐惧症”的现象。孩子们会担心自己深爱的人离开,开始意识到人生中有可能出现令人失望的事情。在这一阶段,孩子们开始体验到世界上的种种乐趣,并且乐于与他人分享这种快乐。他们会兴奋地指着令自己高兴的事物给父母看,希望父母也能感受到同样的喜悦。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孩子们开始表达自己的情感,说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字或词。这些词语往往是他们认为有趣的事物或亲近的人。
除了这些明显的情绪表达,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还会出现一系列复杂的情绪反应。随着婴儿的成长,他们的感觉能力迅速发展,并且能够以复杂的方式表达出来。生气和沮丧的情绪可能在一分钟之内就发生转变。例如,当妈妈陪伴时,孩子可能满面笑容;但当妈妈要离开时,他们可能会立刻表现出不满。专家表示,发脾气是孩子掌握新技能的体现。尽管这种行为可能令人烦恼,但实际上是因为孩子们有自己的意愿,但由于能力有限而无法实现。与此一种积极的情绪——同情也会逐渐出现在宝宝的生活中。当一个孩子能够表达出对他人感受的同情时,这标志着良好的社交发展开始。
婴儿的情感世界丰富多彩。他们对舒适环境的感知、社交性质的微笑以及期待有趣事情发生的心情都是他们情感发展的表现。例如,王太太五个月大的女儿晓晓在襁褓中时,她两岁半的表哥偷偷发出各种有趣的声音,就能引发晓晓的微笑和期待。这种情感交流是婴儿社会性发展的体现。无论孩子的情绪发展到哪一步,父母都需要关注并恰当地回应他们的情感信号。简单的、自然的回应将鼓励孩子发展出更多种类的情绪。这些情感反应是婴儿成长和发展的里程碑,也是他们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的桥梁。虽然晓晓无法用肉眼确认哥哥的位置,但她却能通过声音感受到他的存在。每当哥哥发出声音,晓晓都会立刻开心地咯咯笑起来,仿佛能够感受到哥哥的存在。而当哥哥停止声音时,晓晓的笑声也会随之消失,脸上流露出专注的等待的表情。这个五个月大的小宝宝已经对这种互动游戏充满期待,她知道如何回应。虽然无法确定晓晓是否明白逗她笑的人就是她的哥哥,但她显然知道这是一个特别的人,对此有一种真挚的情感回应。
婴儿的语言能力在三个月大时便开始萌芽。在这个阶段,小宝宝会开始发出咿咿呀呀的“咕噜”声,模仿他最亲近的人的声音。父母亲的反馈和微笑对小宝宝来说极为重要。当宝宝开始“讲话”时,他们最期待的就是你与他们之间的“交流”,这不仅是一种锻炼语言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建立亲子关系的绝佳机会。
除了愉快的交流,发怒也是这个阶段的宝宝常见的情绪表达。当宝宝因为无法拿到玩具而感到挫败时,他们会生气。但别担心,他们通常会在短暂的发脾气后迅速恢复,将挫折转化为动力,更加努力地锻炼自己的身体和增长力量。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理解和耐心尤为重要。让我们陪伴他们一同成长,见证他们的每一次进步和变化吧。(实习编辑嘉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