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首名为《口信》的原创歌曲在各大音乐平台亮相。这首歌的词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叶尘宇分享了他的创作初衷。这首歌曲不仅仅是为医务人员而写,更是对所有在一线战“疫”人员的鼓舞和致敬。
叶尘宇于3月20日随中山医院抗疫医疗队进驻闵行体育馆方舱医院。在抗疫的日子里,他深切感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关心。当他得知母亲志愿参与抗疫工作,觉得特别感动。母亲认为,作为志愿者为前线减轻负担,实则是在帮助自己的孩子。而叶尘宇表示,他能够安心在前线工作,不仅因为热爱,更因为背后有一群人的默默支持。歌词中的许多灵感都源于他的真实感受。
歌词中透露出强烈的情感与牵挂,如叶尘宇女儿的作业被评为优秀作业所带来的欣慰和骄傲。他也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感激之情。歌词朴实无华,却真挚感人,如同李春波的《一封家书》,将内心的感触和牵挂娓娓道来。
叶尘宇邀请同事中山医院药剂科药师陆威为歌词谱曲,并在两天后完成了作曲。歌曲加入了旁白形式,使层次更加丰富。医疗队的同事们也纷纷参与,包括中山医院医务处医疗安全科科长刘盛东加入旁白的配音。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宣传部联合澎湃视频完成了《口信》的MV制作,视频内容均来源于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医务人员用镜头记录下的抗疫前线真实画面。
叶尘宇已经是近期创作多首歌曲的歌手,目前第四、五首也已经陆续完成。在方舱的生活虽然起初艰苦,但集体生活给他带来了无穷的灵感和动力。他希望通过歌声记录下在抗疫前线的所见所闻所感,并以此鼓舞大家。在创作的道路上,叶尘宇觉得音乐给了他莫大的支持和慰藉。当谈到歌曲背后的故事时,他说:“创作这首歌曲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表达,它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一份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所有前线工作者的敬意。”闵行体育馆方舱医院升级为亚定点医院后,“大鱼海棠”这一浪漫别名也成为了感染者呵护健康的家园。这首歌不仅是对前线工作者的赞美和鼓励,更是对所有在抗击疫情一线人员的真实写照和心声表达。近期,上海的疫情形势呈现出积极的态势,总体上趋于稳定并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大鱼海棠”成为了重要的战场之一。在这里,一线医护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与病魔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他们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得到了患者们的深切感激和高度赞誉。正如叶尘宇所言,“‘大鱼海棠’里面基本上病人都在逐渐康复,进出的病人数量也在减少,这与所有一线人员的努力和他们家人的支持密不可分。”这一切的成果,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这场战斗中,我们见证了生命的脆弱,也见证了人性的坚韧与顽强。每一个病人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每一个康复的案例都给我们带来希望。我们也看到了医护人员背后的艰辛和付出。他们的付出不仅仅体现在对病人的治疗与关怀上,更体现在他们家人的支持上。每一封感谢信背后,都有着深深的爱与感激,都是对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最好回馈。
正如患者们写给“大鱼海棠”医务人员的感谢信所表达的那样,他们的康复离不开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关怀。这些信件不仅是感谢,更是对医护人员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在这场战斗中,每一个人都是战士,每一个人都在为战胜疫情而努力。我们相信,不久后,我们将能够回归正常的生活,重新拥抱美好的世界。
本文来源于医学宣传部,由陈思宇撰稿,徐佳徽编辑。流产网在此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个美好的日子,共同为战胜疫情而努力。在这场战斗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看到了希望的力量。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