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香港在创新科技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分中心以及28所与世界级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的创新研发实验室相继成立,为香港的创科事业注入了强劲动力。12个本地独角兽企业的诞生和3755家初创企业的陆续创办,充分展示了香港创科事业的生机勃勃。
香港特区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日前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香港创科事业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过去四年多来,香港特区已投入超过1300亿港元推动创新科技发展,并致力于在基建、人才、资金等多方面布局,旨在将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科中心。
在基建方面,香港特区致力于增拨多幅创科用地,推动创科生态圈的持续发展。薛永恒介绍,2021年施政报告预留多幅土地用于创科发展,包括新田科技城、马料水填海工程等。主要基础设施建造工程已开展,第一批楼宇将于2024年陆续落成使用,为创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人才是创科发展的根本要素。薛永恒强调,香港拥有雄厚的基础科研实力,未来几年创科发展将聚焦推动研发和集聚人才。在推动研发方面,香港特区正全力建设两个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并计划在港深创科园设立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通过多项举措吸引外来人才,包括凭借香港多所大学的科研能力、与海内外的友好合作关系,吸引世界各地的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落户香港。
香港特区也致力于打造本地创科人才库。在中小学阶段推出“中学IT创新实验室”计划,让学生尽早理解人工智能和编程;在大学方面推出“创科实习计划”,资助本地大学为修读STEM课程的本科及研究生安排短期实习。通过这些措施,香港希望能够壮大创科人才库。
科技创新是引领新动能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开辟经济增长新天地的关键所在。香港的创科事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的前景令人充满期待。通过不断努力和,香港必将在国际创科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香港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科技创新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兴动力。薛永恒先生透露,香港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和产品,而这些产品化的成果将成为未来的增长引擎。为了将这些宝贵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香港通过创新及科技局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连接投资者和企业等各方资源。
科技创新初创企业是实现科研成果产品化的有效途径。香港特区对初创企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薛永恒先生以“创科创投基金”为例,该基金已经为香港的初创企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已有超过一亿港元投资在本地初创企业中,这些企业涉及生物科技、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和供应链管理等多个领域。这一投资不仅帮助初创企业快速发展,也吸引了大量的私人投资参与。这些创新企业在香港蓬勃发展,为香港的创业生态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根据香港特区投资推广署发布的统计数据,自创立以来,香港的初创企业数量持续增长,相较五年前增长了近两倍,呈现出勃勃生机。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香港创科人才及初创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为了支持这些企业和人才在大湾区的发展,科技园公司正在深圳设立大湾区创科飞跃学院和创科快线项目。这些项目将作为资源中心、培训基地和人才交流的平台,帮助初创企业拓展内地市场并引进外资。通过与深圳以及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合作,香港正在发挥其基础科研能力的优势,与内地的制造和量产能力互补,共同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
薛永恒先生强调,由香港河套区港深创科园和深圳创科园区组成的合作区正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通过“一区两园”的合作模式,港深两地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他表示,香港的科研能力和深圳的制造能力结合将会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未来大有可为。广州和东莞的高端制造能力也将成为香港发展的重要助力。在大湾区的发展机遇下,香港正努力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国家的科技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新局面、新气象和新未来正在展开,让我们共同期待香港的硅谷之梦得以实现。流产网在这里预祝所有读者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