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感冒是家庭常见的小状况,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备有小药箱以应对不时之需。许多感冒药中的成分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并不友好,可能会引发不良反应。那么,如何正确使用感冒药,成为家长们需要了解的重要幼儿保健常识。
对于小儿感冒,家长不必急于退热。发热其实是身体的一种防御反应,既有助于消灭入侵的病菌,又有助于孩子的正常成长。但当孩子体温高达39℃以上时,就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退热。物理退热方法如冷敷、酒精擦浴等是最为理想的选择。若物理方法无法使体温下降,可考虑配合使用退热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家长应避免给孩子使用APC(复方阿司匹林)。这种药物对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高热时使用易诱发惊厥,还可能导致大量出汗引发虚脱,甚至因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堆积而出现黄疸。更严重的是,这种药物可能对消化系统和肝肾功能造成损害,甚至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导致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一般不建议使用这种药物。
除了药物的选用需要谨慎,家长在给孩子使用感冒药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剂量要适中,不宜过大,服用时间也不应过长。
2. 服药期间,鼓励孩子多饮开水,这样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身体的毒害。
3. 3岁以下的儿童,其肝、肾还未发育成熟,不要口服或注射扑热息痛。
4. 如果孩子或其家庭成员有解热药过敏史,就不要使用退热药。
5. 退热药不要和碱性药物如小苏打、氨茶碱等同时服用,否则可能会降低退热效果。
作为家长,平时应注意这些可能被忽视的细节。幼儿感冒虽然常见,但用药需谨慎。错误的用药方式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免疫力,甚至引发中毒性肝损害。家长们应主动了解幼儿保健常识,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